- 相關(guān)推薦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往體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鶯初解語。
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
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
顛倒紅英間綠苔。
譯文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木的季節(jié);細(xì)雨蒙蒙,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yuǎn)看一片嫩綠,近看卻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jié),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紛紛落花夾雜著綠色的苔蘚。
注釋
初:剛剛。
解:能、知道。
語:這里指鶯鳴,嬌啼婉轉(zhuǎn),猶如說話。
酥:酥油。
近卻無:近看什么色彩見不到。
休辭:不要推托。
顛倒:紛亂。
紅英:落花。
創(chuàng)作背景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約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蘇軾時年28歲。這個時候,蘇軾以覃恩遷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過寶雞,重游終南山。其弟蘇轍聞之,寄《聞子瞻重游終南山》詩,蘇軾次韻,并作這首詞寄給他。
賞析:
上片,寫初春美好時光。第一、二句點明初春的時令:“鶯初解語”;點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處”。接著三、四句就寫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蓖ㄟ^初春細(xì)雨滋潤草根而轉(zhuǎn)青色而轉(zhuǎn)明麗這一細(xì)微變化,把如畫的春光美景生動地描繪出來。尤其是“草色遙看近卻無”,觀察得極為細(xì)致,描寫得極為逼真。因為遠(yuǎn)看剛剛返青的草芽,呈現(xiàn)青色;而近看草芽,則仍是黃色的了。這自然不是東坡的發(fā)現(xiàn),早在唐代,韓愈就注意到了,并寫進(jìn)他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去了。詩寫道:“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東坡點化運用韓詩的傳神之詞句,用進(jìn)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貴,而又不露痕跡。
下片,勸人盡賞春光!靶蒉o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是說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絕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著失去了花會給人的青春活力,意味著時光易逝,人走向衰老。這是最大的人生誤區(qū)!叭松桌咸祀y老”。東坡的言辭中同樣也充滿了人生哲理。東坡曾說“人生何以易此樂,天下誰肯從我歸!焙尾桓臑椤叭松我砸状藰,及時看花春常歸!薄澳夯兀嵉辜t英間綠苔”,帶有醒世之意的恒言。不要等到春離開人間吧。否則,將是“紅英”紛亂地夾雜著“綠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聞子瞻重游終南山》詩一開頭就說得好:“終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緣崖綠似苔。”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jìn)士,曾任鳳翔府簽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學(xué)士、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宋孝宗時追謚文忠。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詞代表,并稱“蘇辛”。詩文合集有《蘇東坡集》,文集有《蘇軾文集》,詩集有《蘇軾詩集》,詞集有《東坡樂府》!度卧~》收其詞約350首。《全宋詞補輯》錄其詞1首。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古詩詞翻譯賞析09-21
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5-14
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全文及鑒賞08-02
《減字木蘭花 立春》原文及翻譯賞析06-07
減字木蘭花·立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2-03
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減字木蘭花·春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1-19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原文、翻譯及賞析12-27
減字木蘭花·春怨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減字木蘭花春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