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凝 湖北省一輕工業(yè)學校 湖北 荊州
摘要:認真學好應用寫作,提高應用寫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寫作無秘訣,作文有要道”,應用寫作的教學應緊緊圍繞其實用性,在學與用相貫穿的主線下探索其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應用寫作,教學,探討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會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通順又扎實不可。” 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實用的文章”就是指應用文。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改變我們升華的十個新方向》一文中指出:“在這個文字密集的社會里,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具備最基本的讀寫技能。這里所說的‘讀寫技能’,首先就是足以應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寫作能力,也就是應用寫作能力。”
應用文章已成為我們經(jīng)濟生活中不能或缺的文字形式,應用寫作也成為具有社會性的文字活動,而具備應用寫作的能力毫無疑問是擁有了一個基本的工具。應用寫作教學就應揭示應用寫作一般規(guī)律、引導學生掌握應用寫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應用寫作能力是一種實用技能。這一性質(zhì)決定了它必須同實際應用密切結合起來,用中求學,學以致用。如何使應用寫作的課堂教學更好地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寫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切合實際工作的需要,一定要圍繞學與用相結合這個核心來探索教學途徑和方法。
一、在情感需求中激發(fā)寫作興趣。
人類的種種創(chuàng)造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活動。寫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應生活的需求而有感而發(fā)的。寫作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也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活動的。只有產(chǎn)生了寫作的需求,才能產(chǎn)生寫作情感,人的寫作興趣才能激發(fā),寫作潛能方能調(diào)動。應用寫作情感是在充分認識應用寫作的使用價值前提下萌發(fā)的。
只要我們關注社會,關注生活,你就能在其中發(fā)現(xiàn)應用寫作的真實廣泛的存在和鮮活飽滿的生命力。做生意要簽“合同”,推銷產(chǎn)品要做“廣告”,選拔干部要進行“競聘報告”,要有“公示”,求職應聘要寫好“求職信”,經(jīng)營者要用“招標書”、“投標書”來公平競爭……教師應緊扣實際生活需求------即應用寫作的實用性這條主線,通過講述事例,分析案例,設置實際需求場景現(xiàn)身說法的方法,讓學生獲得具體可感的應用寫作的學習需求。只有建立起這種情感需求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刺激這種情感需求狀態(tài),應用寫作方能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二、在比較分析中認識寫作特色。
任何寫作都離不開思維和語言表達,但又各有其特點。講授課程時,就必須讓學習認識到它的特殊之處。有效的辦法莫過于讓學生通過運用實際的比較,認識體會到應用寫作的特色。
1、 認識實用性特色。
應用文章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直接應用價值。將之與文學作品比較,則可見文藝性作品給人的是審美愉悅之感,可以用來陶冶情操,一般地說不能直接用于實用。而實用文即應用文章可以直接用于處理和解決生產(chǎn)、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務和實際問題。
2、 認識對象性特色。
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應用寫作面對社會,面對具體事件,同樣要面對具體的人。寫作應用文必須明確對象,即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要達到什么目的。因此,社會實踐中人與人交往的實際經(jīng)驗------人的實踐運用影響并決定了應用文寫作的態(tài)度和用語。如針對不同的對象,我們該如何措辭;針對同一對象,若用不同的方法去達成目的會有何不同結果。比較中可見實用文為何要有對象性。
3、 認識程式性特色。
應用文由于功能、效率、嚴肅性和易識別、易接受、易操作等需求,在歷史發(fā)展和社會應用中形成了一大半的格式和規(guī)范。從大量的寫作實踐來看,人們在寫作過程中形成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其規(guī)矩和標準始終存在,不過在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得沒有應用文突出。文學創(chuàng)作的標準是定體則無,大體須有,而公文等應用文章則有法定標準。
4、 認識語言特色。
應用寫作活動是一種書面的交際活動,總是離不開特定的語境。應用文寫作要求結合語境,恰當?shù)厍厕o造句以準確而得體地表達話語的用意同時又要考慮應用文的效率,做到簡略。它往往有一些固定習慣用語。而這在一般文章的寫作中是回避且忌諱的。可將古詩的創(chuàng)作語言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通知等進行比較的得出結果。
三、在閱讀文案中學習寫作方法。
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寫作能力,不僅要講授理論知識,而且要結合理論,加強例文、案例的閱讀分析。通過對具體文案的閱讀與分析,學生獲得的是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獲得的是最有效的寫作指導。而且例文將抽象的理論落實于具體的材料中,便于學生接受、消化理論,將之轉化為實際的方法。
1、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對案例的選擇。
選取的類型要盡量具有全面性,理論覆蓋的知識盡量用相應的例文來表現(xiàn)。選取規(guī)范的典型的例文,使學生從中找出代表性的規(guī)律。選取有瑕疵的文案,為學生提供反面素材,以供借鑒。
2、在閱讀教學中,更應注重分析的指導性。
分析應有針對性。對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文體寫作的特點、學生寫作中的錯點及理解上的模糊點進行重點分析。
分析講究精當。教師分析應切中寫作要害。從文體的選擇、例文的主題、材料的應用、結構的組織、語言的斟酌方面進行分析。學生在教師的分析過程中就會對應用寫作的思維過程、思維特色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概念。
分析講究概括。講授分析中應善于概括結論性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使學生在歸納中獲得認識上的升華,從而在實踐中做到胸有成竹、舉一反三。
四、在訓練實踐中提高寫作能力
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學生感覺較枯燥的課程。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就是學生缺少實際訓練背景,材料缺乏來源和儲備。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訓練實踐環(huán)節(jié),落實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實踐。應用文有些文體專業(yè)性很強,若不看學生對象特點,盲目地要求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往往會使訓練流于形式,難以達到目的,也會導致學生失去寫作興趣。因此,要結合社會的實踐需要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實踐運用,針對性地選擇文種進行訓練。那些普遍應用的常規(guī)的文種應當練習,同時選擇與學生專業(yè)聯(lián)系較強的文體進行訓練。如貿(mào)易經(jīng)濟的同學可多練習市場調(diào)查報告、合同、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法律專業(yè)的同學側重司法文書類文體的訓練。
二要將寫作訓練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可以創(chuàng)立一個特定的實踐情景讓學生練習寫作。如模擬下級對上級寫一份“請示”,同時模擬上級對下級寫一份相應的“批復”。還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進行寫作訓練。如要求學生帶著課題進行社會調(diào)查,寫作一份調(diào)查報告。如果要辦一個工廠,開一個店需要什么條件,辦些什么手續(xù),請學生進行走訪調(diào)查,然后寫出可行性研究報告。這種實踐中的寫作嘗試真正將寫作與應用結合起來,會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寫作動力與寫作能力。
三要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作為輔助手段,較為熟練地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在篩選信息、剪輯材料、合成組合的手段上更先進更快捷更高效,為教學提供最佳輔助手段。
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力的形成也是由淺入深,長期訓練的結果,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有待于教師的認識水平、知識水平、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遠程教育的普及,應用寫作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面臨重大挑戰(zhàn),我們應及時調(diào)整思路,使教學更有效地為社會實踐服務。
參考書目:
1、佟瑞坤,應用寫作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應用寫作》2003,4
2、黃文貴,謝英捷,應用寫作語境論,《應用寫作》2003,12
韓凝,女,1968年,上海人,湖北省一輕工業(yè)學校教師,湖北省荊州市優(yōu)秀教師,講師。
通訊地址:湖北省荊州市北湖路3號,湖北省一輕工業(yè)學校文科教研室,
郵 編:434002
作者郵箱: hanning24@163.com
[應用寫作教學的構思(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應用寫作試題和答案
8.對教案的教后反思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