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秦觀課件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課件準備工作,教案是描述如何進行一堂課的教學,通常都是教師書面上的文字,課前備課是一線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怎么寫課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鵲橋仙秦觀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鵲橋仙秦觀課件 1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識
2.把握詞中經(jīng)典名句的文本含義及其延伸內(nèi)涵。3.理解詞人表達的愛情觀,并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導入:
愛情是人類最珍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對愛情的傳誦古今中外皆有,外國我們比較熟悉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的則有四大愛情傳說(白蛇傳、孟姜女、梁祝、牛郎織女)。其中牛郎織女出現(xiàn)在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為題材的詩歌應該是《古詩十九首》里邊的《迢迢牽牛星》,但是流傳最為廣泛、經(jīng)久不衰的應該要算秦觀的《鵲橋仙》了。在詠牛郎織女的詩詞作品中,詩人們更多的是將眼光投注在牛郎織女的不幸上,對此傾注了他們的同情。而在這首《鵲橋仙》中,秦觀卻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看待牛郎織女的愛情,并表達了他對牛郎織女純潔高尚的愛情的熱情贊頌,寫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絕句。
一、秦觀簡介:
秦觀,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詞人,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的交誼很深,但詞風與蘇軾大不相同。雖然也有少數(shù)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來看,他是一個標準的婉約詞人。他流傳下來的詞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歷來被視為婉約派的大家之一。
從內(nèi)容看,秦觀詞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窄,直接表現(xiàn)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幾乎沒有,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觀詞表現(xiàn)愛情,大多真摯而高雅,揭示出心靈深處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把愛情升華到美的高度來審視。
二、解題:
《鵲橋仙》,詞牌名,此調專詠七夕。鵲橋,據(jù)說牛郎織女長年分隔銀河兩岸,只有七夕這一天才能相會。在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鵲從四方涌來,自覺搭成一座橋,牛郎織女由此橋渡河相會。
三、基本解讀:
1.“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這兩句點出了織女會牛郎時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袄w云”“飛星”是相會的景物描寫。
2“纖云弄巧”纖薄輕盈的云彩,變幻出優(yōu)美巧妙的圖案,不僅暗示織女精巧絕倫的手藝,而且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初秋夜空圖!芭焙汀皞鳌弊謹M人化手法,點出漫天瑰麗的云霞和流星也都頗通人性,一個為他們的相會感到高興,另一個為他們傳遞著離愁別恨。
1.在《迢迢牽牛星》中,也有描寫織女的心靈手巧的句子,是怎么說的?(纖纖擢素手,札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是直接描寫心靈手巧的織女因相思而終日不成章,突出相思之深之苦,《鵲橋仙》卻是委婉含蓄,二者大相徑庭。
2.“銀漢迢迢暗渡”經(jīng)過長途跋涉,兩人終得一見!疤鎏觥辈粌H形容銀河之遼闊,牛女相距之遙,相見之難,也表明他們的相思如銀河水綿綿無邊。“暗”字一是點出會于七夕之夜;二是表明相會無聲無息,人們難以察覺。
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边@是對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議論!敖痫L玉露”指秋風白露,這里點明時令,牛郎織女雖然終年難得一見,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這樣一個美麗的秋夜他們終于得以相會,一述衷腸,其情意纏綿,已勝過了人間普通男女的日夜廝守。金風玉露,不單指秋天的風露,更是一個大背景。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更顯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小結:上闋寫聚會,寫這對情侶奔赴鵲橋相會時急迫而欣慰的心情。
4.“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這幾句寫兩位主人公相會時的情景!叭崆樗扑,“似水”照應前面的“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將兩位主人公的萬般柔情比作銀河之水,既深且長!凹哑谌鐗簟保叭鐗簟,一是甜美,二是短暫。在此是二者兼?zhèn)。同時,這還是他們相會時復雜的心情寫照。他倆平時只能在夢中相見,此時真的相會了,卻又“乍見翻疑夢”了。這是久別重逢后人們常有的心態(tài)。但這畢竟不是夢,因為歸路就在身后!叭填欩o橋歸路”,“忍顧”是不忍回頭看。相逢太短,不忍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眼又成分別的歸路。才相見又分離,一次短暫的相見卻又是此后長別離的開始。正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5.如果是柳永,在這鵲橋歸路前的心情一定是: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如果是李清照,在這離別時的反應自然是: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但是,秦觀卻在山窮水盡的之處獨辟蹊徑,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絕唱!俺耗骸保赋ο嗑。盡管相會的時間極其短暫,但只要彼此誠摯地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處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是詞人對牛郎織女的愛情的熱情歌頌,也是他申明的愛情觀:愛情所追求的不是朝朝暮暮的相依相隨,而是心靈上最充分最徹底的契合。只要愛得深,愛得專一,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這兩句是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遙相呼應,使得全詞在結構上,敘事與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同時,這兩句升華了詞的主旨,使詞的命意超絕。明代沈際飛評價說:“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朽為神奇!”這是此詞與包括《迢迢牽牛星》在內(nèi)的其他詠七夕的作品最大的不同。
小結:下闋寫離別,寫他們將別時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
四、思考:
關于愛情,舒婷在她的詩歌《神女峰》中提到了另一種與此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她是這樣說的:“與其在懸崖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jīng)擁有!睂Ρ惹赜^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同學們更贊賞哪一種觀點呢?
解釋:
兩者提倡的都是一種純潔的愛,這樣的愛情都是美好的,無所謂對錯。
舒婷詩倡導的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愛,敢于沖破世俗枷鎖的愛。這是一種感性之愛,充滿激情,但是缺乏理性。
秦觀詞倡導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心靈之愛。此愛圣潔無比,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結合的愛:因為深愛,所以選擇堅守;因為堅守,所以愛得深刻。
現(xiàn)在同學們芳華正茂,對異性有朦朧的情感是正常的。但希望同學們能夠理性地思考:這種情感真的是愛嗎?如果不是,自不必說。如果是,那也不妨告訴自己再等等,等到條件成熟了,再去追求朝朝暮暮。
鵲橋仙秦觀課件 2
教學目標:
1、感受《蝶戀花》等詞孤獨凄清的意境和空虛惆悵的心境,體會作者因“不見所思”引發(fā)的傷離愁緒。
2、鑒賞《鵲橋仙》淡而不傷的風格,體會此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頗具創(chuàng)新的精神。
3、領悟《青玉案》造語精工,巧用博喻的特色,記憶名句,深刻領會這些名句的意蘊。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nèi)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運用。
2、體會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鑒賞幽深婉約的意境,纏綿多情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古人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比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為傷別離,古人留下了多少讓后人唱詠不盡的名篇佳作。
二、推進新課:
1、言情:
1)言語之情。指心意。
2)談情說愛或描述男女情愛。
3).抒情。
3、言情詞的特色:一是深曲委婉,纏綿悱惻的相思離別之詞;二是一些“緣事而發(fā)”、“即事名篇”,大膽謳歌純潔愛情,深刻批判封建禮教的詞;三是一些“言近旨遠”、“寄慨遙深”之作;四是真摯動人的悼亡之作。
三、學習課文:
。ㄒ唬、《蝶戀花》
1.作者簡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謚元獻,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自小聰慧,少年以神童應昭,賜同進士出身。仕途顯達,官至宰相。他喜歡賓客,樂于引薦人才,愛好文藝。他家常常盡日宴飲,宴必“歌樂相佐”,他的家庭實際就是一個文藝沙龍。據(jù)記載,他能詩能文,著作豐富,但對他來說最有成就的是詞,F(xiàn)存詞130多首,編集成《珠玉詞》。晏殊的詞,主要承襲晚唐、五代的遺風,多為遣興娛賓而作,內(nèi)容比較狹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會的生活以及對良時易逝、歡事無多的感慨。描寫男女相思、離情別緒的作品,是晏殊詞另一主要內(nèi)容。晏殊詞的主要成就還是在藝術上。王灼說:“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溫潤秀潔”四個字,較準確地概括了晏殊詞的藝術風格,而且作者的主張也正是這樣。《青箱雜記》載了晏殊這么一段話:“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痹谶@里雖專道“吟詠富貴”,但也可代表他對詞的表現(xiàn)手法的主要見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運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造語工妙,是晏殊詞的一大特色。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一支思婦懷遠的情歌。(主旨)
1)“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來去!睂懢埃瑢懰紜D居住環(huán)境的景物,這是她清晨起來所目睹的景色!熬铡、“蘭”,顯得高雅,住處種有菊花、蘭花,說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煙”,蘭“泣露”,早晨的霧氣籠罩在菊花上,在她看來像是蓋上一層憂愁的煙;蘭花上的朝露,在她看來像是相思人灑的相思淚!傲_幕輕寒”,讀到下文可知這“寒”是秋寒,但與其說是秋寒,不如說是人的內(nèi)心的孤單造成的凄寒!把嘧与p來去”用燕侶雙飛,反襯自己的獨處。
2)“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边@是思婦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離恨”是此詞的眼睛,全篇只此兩字點題。“明月不諳”,埋怨明月,是無奈,是自怨!爸O”,人格化的寫法,月本無靈性,此處賦之以靈性,說月本來應該同情我的“離恨”之苦,可是她不!靶惫獾綍源┲鞈簟,說明整夜沒睡,“到曉”即從昨晚到天亮!爸鞈簟保a寫其生活環(huán)境,從而暗示其身份。
3)“昨夜西風凋碧樹!彼紜D的視線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風凋碧樹”,昨晚這庭院里的樹還是碧綠的,可經(jīng)過昨夜一夜秋風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這里語帶夸張,極言西風摧殘力之強。這是比喻,用“西風凋碧樹”之烈,比喻相思對“我”的煎熬和摧殘之甚。
4)“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毙袨槊鑼,通過行為細節(jié)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相思是“無計可消除”的,“獨上”、“望盡”都是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企圖借以排解相思而發(fā)出的近乎下意識的行為!蔼毶稀闭諔懊娴摹把嘧与p來”和“離恨苦”!案邩恰闭諔爸鞈簟,再補寫其居住環(huán)境。“天涯路”,說明伊人離家很遠。這望,并沒有什么預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說他可能今天會回來,而僅僅是為了寬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罷了?墒峭麩o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強烈。
5)“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望不可得,那就給他寫封信,倒一倒內(nèi)心深處的苦水,或許會得到某種慰藉,可是他的行蹤不定,“山長水闊”,信往哪兒寄?無從寄,又加了層痛苦。
6)小結:我國古代藝術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這個思婦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沒有給讀者作任何審美提示,全由讀者自由聯(lián)想。而她對丈夫的刻骨思念,這種思念對她的煎熬之苦,卻給讀者留下了極其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鑒賞要點:
1)體會文人言情雅詞的特點。它所表現(xiàn)的是普普通通的離愁別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個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離恨苦”點題,其余都是間接地暗示出來,讓讀者思而得之。
2)行文高度凝練而流轉自如,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蚪杈笆闱椋虮扔,或襯托,或擬人,各種手法的運用自然妥帖,沒有絲毫刀斧痕跡。通篇章法靈活而結構嚴整,前后照應,針線細密。例如,對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沒有一個字直接道及,但從她的居處環(huán)境及其行為方式,讀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處環(huán)境,也沒有一句作正面介紹,而是緊密結合她的行為心理的描寫來逐步交代出來,處處都給讀者留有一定的聯(lián)想空間。
。ǘ、學習《鵲橋仙》
1.作者簡介: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的交誼很深,但詞風與蘇軾大不相同。雖然也寫有少數(shù)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他流傳下來的詞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這些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名篇佳作不少,歷來都被視為婉約派的大家之一。從內(nèi)容看,秦詞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窄,直接表現(xiàn)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的幾乎沒有,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秦觀詞表現(xiàn)愛情,大多真摯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悅的淺層描寫,而能夠揭示出心靈深處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把愛情升華到美的高度來審視!皩⑸硎乐,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秦觀很善于將仕途失意、人生困頓的感慨融會到離情別恨的描寫中去。秦觀因與蘇軾的關系,一進入仕途,就被視為舊黨的成員,在新黨執(zhí)政期間,一貶再貶,最后遠謫郴州(今湖南)、雷州(今廣東),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這種身世飄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愛情描寫之中。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吟唱對象的情歌。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從漢代以來,流傳非常廣泛,以這個故事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詩歌,古來很多。牛郎和織女都是勞動青年,他們是很恩愛的一對,但是天帝竟然罰他們遠隔銀河兩岸,一年只能在農(nóng)歷七月七日會面一次,而且當夜就要分開。這對仙侶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惡。古來關于這個題材的詩歌的主題大都在這些方面,但秦觀的這首詞卻一反傳統(tǒng),不是表現(xiàn)對牛郎織女的同情,而是對他們進行熱情的歌頌,從中表達了自己超越常人的愛情觀。
1)“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边@三句是描寫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形!袄w云弄巧”,寫景,云天之景。這絢麗的云彩,襯托著仙侶的美好相逢。作者還設想,這彩云是織女的巧手繡成的。“飛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皞骱蕖,互相訴說長期離別的憾恨。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時的情形。為適合詞律,作此調整!般y漢迢迢暗度”,仙侶慢慢地度過鵲橋幽會,極富仙味。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边@是對牛郎織女相會的高度評價和頌揚。“金風玉露”,緊扣季節(jié)和時間,即初秋的夜晚,同時補一筆景物描寫!敖稹、“玉”顯然帶有褒揚和贊美的感情色彩。這冰清玉潔的背景,象征著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詞人認為,這對仙侶,盡管一年才能見面一次,但是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不衰,而且恩愛彌篤。這樣理想、圣潔、永恒的“仙愛”,相會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愛強得多。
3)下片,寫牛郎織女的離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又是熱情的贊美。這溫柔纏綿的摯愛,就像那迢迢銀漢之水既深且長!叭鐗簟,一是甜美,二是短暫,在此二者兼?zhèn)。正當他們(nèi)缒z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他們分手的時間到了。‘‘忍顧鵲橋歸路”,哪能忍心回頭看那回去的路呢?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但是不忍別,也不得不別了!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边@是詞人對牛郎織女的愛情的熱情歌頌,也是他申明的愛情觀。在作者看來,愛情所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最充分最徹底的契合。只要愛得深,愛得專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處,也同樣是美滿幸福的。
3.鑒賞要點:此詞頗具創(chuàng)新精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兩句,都是議論也都是抒情。這些議論,新穎獨到,很能啟迪人。與此相關,所抒發(fā)的情感也顯得真摯高尚。
三、青玉案
1.作者簡介:賀鑄(1052一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wèi)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懊财娉,色青黑而有英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因為為人秉性剛直,仕途不得志,始為武弁,后得蘇軾的引薦,改任文職,一直沉淪下僚。官終太平州通判,58歲致仕,退居吳下(蘇州)。賀鑄博學強記,藏書豐富,精通音律。所作詞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闋(含殘篇斷句),在北宋詞人中,存詞數(shù)量僅次于蘇軾。賀鑄也是跟蘇門關系密切的北宋婉約派名家之一。賀鑄詞的風格多樣,其中有少數(shù)豪放詞,可視為蘇軾豪放詞的繼響,南宋愛國詞的先聲。其詞集《東山詞》(一名《東山寓聲樂府》),又名《賀方回詞》。
2.基本解讀:這是一支描寫單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體是男性。他對一位美人極其愛慕,但又揣摸不到對方究竟對自己有無愛意,于是他就被這種單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1)“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卑涤貌苤病堵迳褓x》對洛神的描寫!傲璨ā,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體所傾慕的人!安贿^橫塘路”,她總是不從我的住地橫塘這邊經(jīng)過!暗克、芳塵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遠去!胺級m”,她的長裙揚起的芳香的煙塵。飽含贊美之意。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可望而不可即。
2)“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彼敲烂畹那啻耗耆A,究竟要和誰一起度過呢?名花何屬呢?她對我有沒有意思呢?哎!天才曉得!板\瑟華年”,化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薄霸聵蚧ㄔ,瑣窗朱戶”,描寫她的居住環(huán)境,華貴而高雅,充滿傾慕、愛羨之情!按褐帯,猶言天曉得。但不說天,而說“春”,自然會給人以青春愛情方面的聯(lián)想。
3)下片濃墨大書單相思的痛苦!帮w云冉冉蘅皋暮”,描繪了一個自吐心曲的處所。這里暗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別》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的情景。曹植《洛神賦》中也有“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的句子。這本來是一個期待伊人到來的幽美高雅之所,曹植就是在這里遇到宓妃的。但是,抒情主人公并非約會,他只是來這里單相思。思不可得,并沒有見到伊人的蹤影。于是用彩筆來傾訴心曲!安使P新題斷腸句”,用猶如江淹曾在夢中得到郭璞授予的富于才華的彩筆來寫情詩,來傾注令人悲欲斷腸的“閑愁”。這里所謂閑愁,就是所謂愛情的痛苦!叭魡栭e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蔽疫@閑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無法計量,多到好比廣闊平原上的茂密如煙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時節(jié)滿城飄飛的柳綿,好比梅子黃時的連月不停的毛毛細雨。這幾句,古來備受激賞。作者也因這一名句,而得到時人給予的一個雅號“賀梅子”。那么其妙在何處?概括起來至少有下面幾點:一是設喻精當。閑愁是抽象的事物,通過這三個比喻,顯得非常形象,非常具體可感,給人以極其鮮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飛絮、黃梅雨都給人以愁絲連綿不斷的聯(lián)想。二是巧用博喻。用多個喻體來比喻同一個本體,稱為博喻。博喻是比喻的一種擴展,一種延伸。成功運用博喻,可以更加鮮明更加強烈地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本質特征。這里的運用是非常成功的。三個喻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無法計量,而且還在發(fā)展變化,越來越多。三是比中有興。三個喻體都分別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景物描寫,都是江南暮春時節(jié)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們除了用來作形象的比喻以外,還共同構成了一個春去夏來的境界。而這樣的境界,與“閑愁”又非常和諧渾融。在文學作品中,凡是寫到愛情不如意的,大都會聯(lián)想到暮春,從而用自然的春去夏來,比況人的青春易逝。這里也用了這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
讀到這里,我們非常自然地感覺到抒情主人公的“閑愁”確實多得不得了。但這究竟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呢,還是以情歌為載體,別有寄托呢?許多人都認為是有所寄托的。但具體寄托了什么,說法不盡一致。我們認為,這樣的詞就當作單純的愛情作品來讀,也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如果有寄托,詞中所描寫的美人,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政治理想,其中的閑愁,就是作者執(zhí)著追求而理想終究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多情種的失戀的悲歌,實際是士不遇的浩嘆。
3.鑒賞要點:言情詞的精品。詞作把單相思這種人們多少都有過體驗而不易說清楚的情感活動,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給讀者以極深刻的印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造語精工,巧用博喻,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最后幾句。
鵲橋仙秦觀課件 3
教學目標:
鑒賞《鵲橋仙》淡而不傷的風格,體會此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頗具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nèi)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運用。
2、體會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鑒賞幽深婉約的意境,纏綿多情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背景材料
這是宋代詞人秦觀以牛郎織婦鵲橋相會的傳說,歌頌永恒而堅貞不渝的愛情。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少舉進士,不中,曾見蘇軾于徐州,蘇軾以為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亦謂其詩清新似鮑、謝。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擅詩文,詞為北宋大家,與黃庭堅并稱“秦七黃九”。有《淮海詞》。
《鵲橋仙》,詞調名,出《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口!倍嘁栽伵@煽椗鄷隆
二、這首詞以七夕織女渡銀河與牛郎相會的古老傳說為題材,歌頌永恒而堅貞不渝的愛情。
三、層次結構
上闋寫織女與牛郎相會。
下闋抒依依不舍之情。
四、寫作特點
語言清新凝練,織女的`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心情的刻畫,而寫得鮮明優(yōu)美,濃厚深摯的情意表達得委婉含蓄。
五、重點難點分析
如何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人的愛情若是堅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這兩句歌頌真摯不渝的愛情,立意新。牛郎織女雖然一年一度相會,畢竟地久天長;人世夫妻雖然朝暮相聚,卻是百年頃刻,于此補充說明“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產(chǎn)間無數(shù)”之意。這一反常人愛情觀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為之一新。
鵲橋仙秦觀課件 4
教學目標:
1、了解詞人秦觀和他的創(chuàng)作。
2、賞析《鵲橋仙》詞,認識秦觀反傳統(tǒng)的愛情觀。
3、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賞析《鵲橋仙》的獨特之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朗讀、鑒賞、比較、引導、討論。
教學構想:
《鵲橋仙》(秦觀)一詞是一首敘寫牛郎織女神話歌頌永恒愛情的七夕詞。關于本詞教學,首先確定宋詞鑒賞的依據(jù):1、“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2、“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結合!(朱光潛《詩論》)。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來確定教學重難點。因為教授的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已經(jīng)在高一學過《迢迢牽牛星》一首七夕詩,教材又是選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賞析秦觀的這首詞的獨特的情趣上。教學過程按照“讀一讀、議一議、比一比”的程序進行。在朗讀中感知全文,醞釀情感,在討論中賞析內(nèi)容,體味情感,在對比中深化思維,提高品位。
本節(jié)課力圖在課堂上呈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狀態(tài),運用材料比較討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運用文章精要之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設置引讀性的'疑問,設置探索性的疑難,促使學生思維深化,引導學生對語言形式進行揣摩、比較、分析、綜合,提煉出語言的要點,由淺入深、層層設問,以訓練思維的深刻性。這樣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思維的啟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學方法上,側重于朗誦教學和比較閱讀。選取幾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詩詞對照,從意象和情感兩方面比較閱讀。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結秦觀在本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輕松的筆調、纏綿的感情和高遠的格調等不一樣的情趣。另外,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就是拓展討論對比古今愛情觀,不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牛郎織女這一古老的神話故事,在古詩詞中,早已是寫濫了的套子。多少名家詠七夕,每每感嘆雙星聚少離多。秦觀詞《鵲橋仙》,能于俗套中翻反傳統(tǒng),出新意。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觀的何種情趣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秦觀,走進鵲橋仙,徜徉在七夕詩詞中,揭開謎底。
(二)知人論世(課前預習):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雖然也寫有少數(shù)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秦觀十分推崇蘇軾,也頗得蘇軾的賞識,他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當時人稱為“蘇門四學士”。他的詞長于寫景抒情。音律諧美,語言雅淡,委婉含蓄,饒有余味。秦觀詞的內(nèi)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間的愛情和抒寫個人的愁怨。他的詞風,遠襲溫庭筠,近效柳永!皩⑸硎乐,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
(三)賞析秦觀詞《鵲橋仙》——舊題材新情趣
(1)讀一讀(整體感知):集體讀;分組讀;個人讀;聽讀;誦讀。
板書:上片(相逢)
下片(離別)
(2)議一議(問題賞析):
問題一:意象(云、星、銀漢、風、露等)的修飾語有何作用?
問題二:數(shù)字“一”和“無”有何妙用?
問題三:“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有何修辭手法?
問題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3)比一比:比較意象比較情感。
①《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诶钋逭铡缎邢阕印て呦Α罚翰蓦H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v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③晏幾道《鷓鴣天·七夕》: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歡盡夜,別經(jīng)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④比較下列愛情觀: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jīng)》)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現(xiàn)代歌詞)
與其在自行車上歡笑,不如在寶馬車上哭泣。(網(wǎng)絡語)
(4)重難點分析:如何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如何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師點撥:兩人的愛情若是堅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這兩句歌頌真摯不渝的愛情,立意新。牛郎織女雖然一年一度相會,畢竟地久天長;人世夫妻雖然朝暮相聚,卻是百年頃刻,于此補充說明“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之意。這一反常人愛情觀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為之一新。
(四)熟讀成誦。
(五)小結:不管是何種愛情觀,只要利己又不損人,我看都行。秦觀的《鵲橋仙》是借牛郎織女的傳說歌頌堅貞愛情的優(yōu)秀詞作。秦觀此作能于俗套中翻出新意,可謂匠心獨運。秦觀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這就是《鵲橋仙》的新情趣:輕松的筆調纏綿的感情高遠的格調,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收獲。
(六)作業(yè):1、背誦默寫《鵲橋仙》;
2、選讀一首言情詞,準備參加朗誦會。
四、板書
鵲橋仙
——一樣別離另樣情
秦觀
內(nèi)容上片:相逢下片:離別
舊題材歡娛嫌短,聚少離多哀婉凄楚
新情趣仙侶之愛心靈契合的地久天長(贊)
凡俗之愛貌合神離的朝朝暮暮(否)
筆調輕松感情纏綿格調高遠
鵲橋仙秦觀課件 5
【教學目標】
1、感受秦觀婉約的詞風。
2、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
【重難點分析】
這首詞取材于人們所熟知的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理解起來難度不大。背誦也不難,指導抓住關鍵句和韻腳,掌握兩組對仗的關系就可背誦下來。
【課時安排】
0.5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七夕”是一個美好而充滿神話色彩的節(jié)日。杜牧《七夕》詩云“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相傳這天夜晚(陰歷七月初七)是分居銀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這個漢魏以來就流傳的美麗神話,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其中,最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絕唱,則要推秦觀的《鵲橋仙》了。
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因政治上屬于舊堂,多次遭受打擊,最后貶到遙遠的西南,死于放還途中。他長于詩文,詞更享有盛雀,有《淮海詞》。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余三學士是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詞作受蘇軾影響,也受與歌女交往的生活經(jīng)歷影響,內(nèi)容多寫柔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二、誦讀,直譯:
輕云變幻奇巧,流星傳達離別之恨,牛郎織女暗夜渡過天河。在秋風吹拂玉露籠罩的夜晚相逢一次,便勝過人間的無數(shù)相會。柔美纏綿的感情像水一樣難分,美好的相會時期如在夢里,哪里能夠忍心回看那鵲橋歸路。兩人的感情若是長久之時,又哪里在乎朝朝暮暮的相聚!
三、名句賞析: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蘊含著一個怎樣的哲理?
明確:這兩句是詞的結句,寫兩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盡管相會短暫,但只要雙方真摯地相愛,堅定不移,則年年必有此會,這是無盡期的愛、永恒的愛;而人間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離,也終有生離死別之日,以此永恒的愛與人間有盡期的愛相比,豈非“勝卻無數(shù)”嗎?這里包蘊著短暫與永恒的辯證法,也有詞人注重高質量的愛情觀。
四、小結:
全詞寫的'是牛郎織女七夕一相逢的神話愛情故事。句句寫天上事,句句寫牛郎織女事,但讀者同時感受到詞人句句在寫人間,處處在以牛郎織女之情喻人間之情。詞意蘊藉精警,天人相應,情境優(yōu)美,實為傳誦不衰之千古抒情絕唱。
五、背誦:
秦觀《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品讀《鵲橋仙》北宋。秦觀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xiàn)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
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么忍心回顧。
【譯文】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jié)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鵲橋仙秦觀課件 6
教學目標:
1、了解詞人秦觀和他的創(chuàng)作。
2、賞析《鵲橋仙》詞,認識秦觀反傳統(tǒng)的愛情觀。
3、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有關詞的知識點以及秦觀的有關文學常識。對秦觀其人及其詞有一定的了解。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賞析《鵲橋仙》詞,認識秦觀反傳統(tǒng)的愛情觀。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從詞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內(nèi)涵。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詩歌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的情緒,知人論世,感受詞人的“不圓”與“圓”,獲取更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和人生體悟。
1、賞析《鵲橋仙》的獨特之處。
2、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學生在高一學過《迢迢牽牛星》一首七夕詩,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賞析秦觀的這首詞的獨特的情趣上。課前讓學生感知詩歌,并背誦。在朗讀中感知全文,醞釀情感,在討論中賞析內(nèi)容,體味情感,在對比中深化思維,提高品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十多年前,和你們一樣,坐在這樣端正的課堂,卻癡迷著抽屜里滿是風花雪月的詩詞,因為里面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愁別恨,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悲歡離合,我為她而喜,為她而悲。浪漫的愛情和經(jīng)典的詩詞一結合,便仿佛有了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深陷其中,魂牽夢縈。這種感覺或許能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和同學們產(chǎn)生共鳴。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北宋婉約詞人秦觀的一首《鵲橋仙》
二、誦讀詞作,整體感知
示范誦讀
學生讀先讀順(掃字詞障礙),再讀懂意思(掃詞句障礙),把握詞的內(nèi)容
學生自由誦讀了1—2遍后,然后請一個同學們起來示范讀
齊讀(參照老師的節(jié)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設問:詞作里面有故事,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寫事情的詞語:暗度;歸)
。ò鍟号@煽椗o橋相會)
哪幾句是寫相會的情景的?(景: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情:柔情似水)
。ò鍟豪w云飛星金風玉露;柔情)
詞人對牛郎織女的相會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和評價?
。ń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三、具體鑒賞
(一)鵲橋上的愛情——唯美
學生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再讀一遍,然后思考問題:詞人說牛郎織女“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你覺得他們的“一相逢”,“勝”在哪呢?(提示學生上一步的板書中切入,即抓住寫景和寫情的詩句分析)
預設生成:
“纖云弄巧”:“纖”,言云之輕柔;“弄”,言云之變幻多姿態(tài)。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幻出許多優(yōu)美巧妙的圖案。
襯托了人物:襯托了織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為愛人的到來作著精心的準備,她沉浸在愛的甜蜜中,歡愉的心情了然可見。
“飛星傳恨”:飛星可以解為流星,流星劃過夜空,不時閃過長長的白亮的光芒,和前面“纖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
襯托了情感:“傳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體現(xiàn)象,詞人賦之以情感,寫出了相會的牛郎織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銀漢迢迢暗度”:銀河之寬闊,相隔之遙遠,暗襯相思之苦,相見之難
“金風玉露”:即秋風生起,白露為霜時節(jié),以“金”、“玉”相飾
賦寒涼季節(jié)以吉祥的喜慶(舉例賈寶玉和薛寶釵的.金玉良緣,吉慶,祥和)
寫出了情感的珍貴真摯純潔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繾綣美好
“忍顧鵲橋歸路”:這真像柳永雨鈴霖中“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結語:鵲橋上的相逢,我們看到的是溫馨浪漫,流光溢彩,相愛的人情深意長,景美,人美、情美,成
就著這個古老愛情故事的唯美,難怪秦觀感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ò鍟何溃
(感受這樣的唯美,我們一起在上一次鵲橋,感受他們的愛情吧,誦讀。)
。ǘo橋里的人生——豁達
這首詞作寫于北宋年間,到現(xiàn)在已千年,為什么會流傳這么久,僅僅是它里面有美麗的愛情嗎?
(描繪美麗的愛情故事的確是《鵲橋仙》這首詞流傳的一個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際飛評“(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化腐朽為神奇!”
。▽⑦@句話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較歷代三首詠嘆七夕愛情故事的詩作
。ㄆ聊怀鍪净蚶蠋熆谑觯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乞橋樓空,影蛾池冷,佳節(jié)只供愁嘆。(清納蘭容若鵲橋仙(七夕)
設問:同學們是否贊同這句話?是否能從詞中找到依據(jù)?”腐朽“是什么?”神奇“又在何處?
明確:學生會找到兩處”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比較后得出結論:歷代詩歌詠嘆七夕是悲吟尋恨(腐朽),而秦觀多了豁達之氣(神奇)。
秦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豁達理性?他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樣愛情?
。ㄆ聊簧洗虺鰞删湓挘肮胖畟娜艘病薄T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懷抱百憂中”。
(引入秦觀生平資料,事先發(fā)給學生)
設問1:同學們看完資料后,有什么認識?
可能有的看法:沒看到他的豁達,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為文人的多情,癡情。
設問2:正所謂人生不圓,愛情不圓,而以詩歌圓之,那秦觀在這愛情詞作里面是如何去圓的呢?
提示:就詞作中的這個愛情故事而言,我們用現(xiàn)實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們現(xiàn)實的愛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請同學們默讀詞作思考。
明確:
“一相逢”“勝無數(shù)”:牛郎織女雖然是一年見一次,但卻是金風玉露似的感情,真摯,純潔,忠貞,愛情的質量遠遠高于人間無數(shù)朝歡暮樂的庸常夫妻
次數(shù)少,但情意深。
“銀漢迢迢”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愛情綿長,不可斷絕
“忍顧鵲橋歸路”兩情久長
找出來后追問:而秦觀是怎么去看這些不如意的?(抓住剛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釋)
小結語:,詞人對鵲橋相會中牛郎織女的種種失意予以修復,消解著原本存在牛郎織女心里,也存在蕓蕓
眾生眼里的哀傷。正因為一次次痛徹心肺愛情失意,才有了愛的真諦的透徹領悟;正因為一次次命運弄
人的人生挫敗,才有了人生意義的理性思考,才能從從殘缺中看到圓,從失意中看到美,從少看到多,從短看到長。所以詞人會感嘆牛郎織女“相逢”“勝卻人間,正所謂”此愛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純。
。ㄔ僮x詞作,感受愛的豁達,感受詞人至情至純的情懷)
。ㄈo橋中的文化——經(jīng)典
因為有了至真至純的情感交織,《鵲橋仙》里的愛才能如此完美,因為有了至徹至透的人生領悟,愛才能如此豁達,至愛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鵲橋仙》就變成了愛的文化的經(jīng)典。
這里面有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東西,大家是否能發(fā)現(xiàn)呢?
明確:塑造的藝術形象:傳統(tǒng)的藝術形象(織女)
“纖云弄巧”這可以是一個勞動的場面,沉浸在愛情中的織女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勤勞巧慧
詠嘆的情感:忠貞
西方“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表達情感的方式:七夕節(jié)
。ń榻B七夕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乞巧、求子、祈福、種生等等
。▽Ρ痊F(xiàn)在的七夕節(jié)和我們熱衷于過西方的“情人節(jié)”)
小結:這首詞作將繼續(xù)流傳,一定是要有我們現(xiàn)在正在丟失但卻有慢慢重塑價值的東西,文化是任
何一部藝術作品生命力恒久的根本。
課堂總結
一對苦苦等待的愛人,讓我們感受了愛的唯美、情的永恒。
一場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讓我們品茗了愛的堅貞、人生的真諦。
而一段蕩氣回腸的傳說,更讓我們涵詠了中國文化的綿延悠長。
鵲橋仙秦觀課件 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鵲橋仙》的創(chuàng)作背景、詞牌特點及秦觀婉約詞風。
理解詞中意象(如“纖云”“飛星”“金風玉露”等)的象征意義,分析其如何營造意境。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對比閱讀、小組討論,體會秦觀對牛郎織女傳說的創(chuàng)新詮釋。
學習“以景襯情”“虛實結合”等藝術手法,提升古典詩詞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秦觀對愛情的獨特理解,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哲理內(nèi)涵。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yǎng)對古典詩詞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意象與意境,理解秦觀對傳統(tǒng)愛情題材的創(chuàng)新。
難點:把握“短暫與永恒”的辯證關系,體會詞中蘊含的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愛情觀。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5分鐘)
情境導入:
展示牛郎織女傳說相關圖片或視頻片段,提問:“傳統(tǒng)詩詞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常被用來表達什么情感?”(預設答案:離別之苦、聚少離多等。)
引出課題:“秦觀的《鵲橋仙》卻突破傳統(tǒng),提出了全新的愛情觀,讓我們一同探究!
。ǘ┲苏撌溃5分鐘)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并稱“蘇門四學士”。
風格:語言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感細膩,多寫男女情愛與仕途失意。
創(chuàng)作背景:
相傳此詞為秦觀在七夕夜感懷自身情感經(jīng)歷所作,借牛郎織女傳說抒發(fā)對堅貞愛情的贊美。
(三)誦讀感知(10分鐘)
教師范讀:
強調韻律與節(jié)奏(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中的平仄交替)。
學生自由誦讀:
要求: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詞的意境。
全班齊讀:
教師指導情感表達,如“忍顧鵲橋歸路”的凄婉,“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豁達。
(四)文本賞析(20分鐘)
上闋:相逢之景
“金風玉露”為何“勝卻人間無數(shù)”?
。ㄒ龑W生理解:自然之景的永恒與人間之愛的易逝形成對比。)
“纖云弄巧”:纖薄的云彩變幻出精巧圖案,暗喻織女的心靈手巧。
“飛星傳恨”:流星傳遞相思之苦,賦予牛郎織女動態(tài)的哀愁。
“金風玉露一相逢”:秋風白露中的短暫相會,象征愛情的純潔與珍貴。
意象分析:
問題探討:
下闋:離別之情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突破傳統(tǒng)“歡娛苦短”的哀嘆,主張愛情應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對比《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無奈,體會秦觀的創(chuàng)新。
“柔情似水”:比喻,將情感比作流水,突出纏綿悱惻。
“佳期如夢”:比喻,強調相會之短暫如夢境般虛幻。
修辭手法:
哲理升華:
藝術手法總結:
虛實結合:上闋實寫相會場景,下闋虛寫離別后的堅守。
以景襯情:通過“纖云”“飛星”“銀漢”等意象烘托情感。
議論與抒情融合:結尾以議論點明主旨,深化情感。
。ㄎ澹┩卣褂懻摚10分鐘)
古今愛情觀對比: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保ā对娊(jīng)》)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保ìF(xiàn)代歌詞)
展示不同愛情觀的名句:
討論:你更贊同哪種愛情觀?秦觀的觀點對現(xiàn)代人有何啟示?
聯(lián)系現(xiàn)實:
引導學生思考: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中,如何理解“堅守與陪伴”的意義?
。┱n堂小結(5分鐘)
內(nèi)容回顧:
秦觀通過《鵲橋仙》重新詮釋牛郎織女傳說,歌頌超越世俗的愛情。
情感升華:
愛情的真諦不在于朝夕相伴,而在于心靈的契合與永恒的堅守。
作業(yè)布置:
背誦全詞,并撰寫一篇300字短文,談談你對“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理解。
四、板書設計
鵲橋仙·秦觀上闋:相逢意象:纖云、飛星、銀漢、金風玉露→純潔、珍貴下闋:離別修辭:比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纏綿、短暫哲理:兩情久長→超越時空藝術手法:虛實結合、以景襯情、議論抒情融合
五、教學反思
通過對比閱讀與討論,學生能深入理解秦觀對傳統(tǒng)題材的創(chuàng)新,但對“短暫與永恒”的辯證關系仍需進一步引導。
可結合現(xiàn)代愛情故事或影視作品,增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現(xiàn)實共鳴。
鵲橋仙秦觀課件 8
一、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熟練誦讀《鵲橋仙纖云弄巧》,體會詞的韻律之美,準確把握詞的節(jié)奏與情感基調,達到流暢背誦的程度。
深度剖析詞的文本,使學生理解秦觀通過描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所傳達的真摯、堅貞的愛情觀,提升學生對古典詩詞內(nèi)涵的理解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賞析古典詩詞的藝術手法,如情景交融、比喻、擬人等,學習秦觀詞婉約清麗的風格特點,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
啟發(fā)學生思考古代愛情詩詞中蘊含的情感與價值觀,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解讀《鵲橋仙纖云弄巧》的詞句,幫助學生理解每一句詞所描繪的畫面與傳達的情感,梳理詞的敘事脈絡,從相會前的期待、相會時的甜蜜到相別時的不舍,讓學生清晰把握全詞結構。
品味詞中精妙的藝術手法,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的擬人手法賦予云彩和流星以人的情感;“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比喻將情感具象化,分析這些手法對表達主題的作用。
深入領會秦觀在詞中所表達的愛情觀,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一經(jīng)典名句的內(nèi)涵,體會其超越時空與世俗的愛情理念。
。ǘ┙虒W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詞的表面意象,如“金風玉露”“鵲橋歸路”等,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情感與象征意義,感受詞中營造的深遠意境。
幫助學生理解秦觀作為婉約派詞人,如何以細膩委婉的筆觸表達深沉濃烈的情感,體會其詞風與豪放派的差異,提升對不同詞風的鑒賞能力。
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對秦觀的愛情觀進行思考與討論,將古典詩詞中的情感智慧與現(xiàn)代生活相聯(lián)系,形成自己對愛情的理性認知。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集體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詞的韻律節(jié)奏,初步體會詞的情感。
問題引導法:設置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問題,如“詞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牛郎織女相會的不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妙在何處?”等,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詞的內(nèi)涵與藝術特色。
比較分析法:將《鵲橋仙纖云弄巧》與之前學過的描寫愛情的詩詞,如《迢迢牽牛星》對比,分析不同詩人對相同題材的不同處理方式,加深學生對本詞的理解。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秦觀的愛情觀與現(xiàn)代愛情觀的異同,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耄5分鐘)
多媒體展示七夕節(jié)相關圖片,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作、民間乞巧活動場景等,引導學生回憶七夕節(jié)的傳說,邀請幾位同學簡要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
提問:“在大家的.印象中,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樣的?用幾個詞語形容一下!睂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牛郎織女的愛情歷經(jīng)重重阻礙,聚少離多,卻始終堅貞不渝。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詩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看看他筆下的牛郎織女愛情有何獨特之處。”
。ǘ┳髡呒氨尘敖榻B(3分鐘)
介紹作者秦觀: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長于詩文,詞更是享有盛譽。其詞作受自身坎坷經(jīng)歷以及與歌女交往生活的影響,內(nèi)容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凄迷幽婉、清麗曲雅,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
說明創(chuàng)作背景:雖無確切資料表明《鵲橋仙》的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但可推測秦觀借牛郎織女的故事,融入了自己對愛情的感悟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委婉方式抒發(fā)情感。
。ㄈ┏踝x感知(10分鐘)
教師富有感情地進行范讀,要求學生在傾聽過程中注意字音、節(jié)奏與語氣。范讀結束后,標注出節(jié)奏劃分與重點字音,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迢迢(tiáo)”“金風玉露(lù)”等。
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受詞的韻律與節(jié)奏,嘗試把握情感基調。之后請兩到三名學生進行朗讀展示,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評價其朗讀的優(yōu)點與不足,教師進行總結與指導,強調上片寫牛郎織女奔赴相會時的急迫與欣慰,語速可稍快,語調上揚;下片寫分別時的不舍與誓言,語速放緩,語調深沉。
全班齊聲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詞的內(nèi)容,思考問題:這首詞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學生發(fā)言,教師引導總結:詞描繪了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以及分別的畫面,表達了他們之間真摯深沉的愛情,以及對愛情長久的堅定信念。
。ㄋ模┪谋窘庾x(20分鐘)
講解上片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提問學生“弄巧”一詞的妙處,引導分析出此詞運用擬人手法,既寫出了織女的心靈手巧,又描繪出天空中彩云變幻多姿的美妙景象,仿佛云彩也在為牛郎織女的相會而高興!帮w星傳恨”中,讓學生思考“恨”從何來,理解牛郎織女長期分離的愁苦通過流星傳遞出來!般y漢迢迢暗度”點明他們在遼闊銀河上艱難跋涉,“迢迢”突出距離之遠,“暗度”營造出神秘而靜謐的氛圍,體現(xiàn)相會的不易。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提問“金風玉露”僅僅指秋天的風露嗎?引導學生理解這不僅點明相會的時節(jié),更營造出一種圣潔、美好的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牛郎織女的相逢顯得格外珍貴,他們之間的愛情超越了世俗間平凡的相聚,“勝卻人間無數(shù)”突出了這份愛情的超凡脫俗。
講解下片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請學生分析“柔情似水”的比喻效果,體會其將牛郎織女的柔情比作綿綿不斷的流水,形象地展現(xiàn)出他們情感的深厚與溫柔!凹哑谌鐗簟睂懗鱿鄷亩虝号c美好,仿佛夢境一般不真實,同時也傳達出他們對相聚時光的珍惜。“忍顧鵲橋歸路”中,讓學生理解“忍顧”一詞所包含的不忍離別、痛苦無奈的復雜情感,剛剛相會又要分離,令人心碎。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組織學生討論這句詞的含義與價值,引導總結出它揭示了愛情的真諦,即真正的愛情不在于朝夕相伴,而在于彼此心靈相通、感情長久。這一觀點超越了時空限制,具有深刻的哲理與永恒的價值,成為千古傳頌的愛情名言。
。ㄎ澹┧囆g特色賞析(10分鐘)
情景交融:引導學生回顧詞中描寫的景物,如纖云、飛星、銀河、金風玉露等,分析這些景物描寫如何與牛郎織女的情感緊密融合。例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通過云彩的變幻和流星的飛逝,將喜悅與愁苦之情融入其中,讓學生體會到景中含情、情因景生的妙處。
修辭手法:重點分析比喻和擬人手法。比喻方面,“柔情似水”將情感具象化,使抽象的感情變得生動可感;擬人手法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與動作,使畫面更具感染力,讓學生思考這些修辭手法對增強表達效果的作用。
語言風格:引導學生體會秦觀詞婉約清麗的語言風格,詞中用詞細膩、柔和,如“纖云”“柔情”等,沒有直白的情感宣泄,而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情感,讓學生感受這種風格獨特的藝術魅力,與豪放派詞風形成對比。
。┩卣寡由欤7分鐘)
多媒體展示舒婷《神女峰》中“與其在懸崖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的詩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秦觀的愛情觀與舒婷的愛情觀有何不同?你更認同哪種愛情觀?為什么?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分享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從愛情的持久性、表達方式、對現(xiàn)實生活的啟示等多方面進行思考與交流,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愛情觀。
(七)課堂小結(3分鐘)
回顧《鵲橋仙纖云弄巧》的主要內(nèi)容,總結詞中描繪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強調秦觀通過優(yōu)美的詞句、精妙的藝術手法所傳達的真摯愛情觀。
再次強調古典詩詞的魅力與價值,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誦讀經(jīng)典詩詞,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與智慧,提升自身文學素養(yǎng)與審美水平。
。ò耍┳鳂I(yè)布置(2分鐘)
背誦并默寫《鵲橋仙纖云弄巧》,加深對詞的理解與記憶。
以“我眼中的愛情”為主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結合《鵲橋仙》中秦觀的愛情觀與自己的生活感悟,闡述自己對愛情的理解與看法。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七夕節(jié)相關圖片、秦觀簡介資料、《鵲橋仙纖云弄巧》原文及注釋、相關詩詞對比材料等。
音頻文件,用于教師范讀的配樂以及播放專業(yè)的詩詞朗讀音頻,輔助教學。
鵲橋仙秦觀課件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秦觀及其生平簡介;掌握《鵲橋仙》的基本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等方式深入理解詞作的情感內(nèi)涵;學會運用聯(lián)想想象等方法體會詩歌意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感悟真摯美好的愛情觀。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背誦《鵲橋仙》,感受詞中所表達的情感。
難點:分析該詞的藝術特色,如情景交融的.手法等。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關于秦觀及《鵲橋仙》的相關資料;制作PPT或視頻輔助材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嘗試理解大意;收集一些有關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信息。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介紹中國傳統(tǒng)的七夕節(jié)以及牛郎織女的故事。
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鵲橋仙》。
作者簡介(5分鐘)
簡單介紹秦觀的生活年代、主要成就及其在宋詞中的地位。
初讀感知(10分鐘)
播放《鵲橋仙》朗誦音頻,讓學生跟隨朗讀。
分組討論初次閱讀后的感受,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細讀賞析(20分鐘)
分析每句詞的意思,特別注意那些富有象征意義的詞語。
探討詞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浪漫主義色彩以及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討論“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這句話背后的深刻含義。
拓展延伸(10分鐘)
對比其他詩人描寫牛郎織女題材的作品,如杜牧的《秋夕》等,探討不同作者筆下的愛情觀念有何異同。
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對于愛情的看法是否有所變化?
課堂總結(5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強調《鵲橋仙》不僅是一首優(yōu)美的情詩,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之一。
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并寫一篇讀后感。
五、板書設計
主題:《鵲橋仙》——穿越時空的愛情贊歌
關鍵詞:秦觀、牛郎織女、七夕、愛情
藝術特色:情景交融、浪漫主義
鵲橋仙秦觀課件 10
一、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反復誦讀,把握詞的節(jié)奏與韻律;品味“弄”“傳”“忍”等關鍵詞語的精妙;感知秦觀語言婉約清麗、意境深遠的風格。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通過對比閱讀(如與《迢迢牽牛星》對比),探究秦觀對傳統(tǒng)牛女故事主題的突破與升華,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和比較思維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賞析“金風玉露”“柔情似水”等意象的運用,體會詞中營造的純真愛戀、高尚悲壯之美,提升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詞作所歌頌的忠貞不渝的愛情觀,探討其在當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神內(nèi)核。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賞析詞的藝術手法(情景交融、虛實結合、象征比喻),品味語言,感受意境。
難點: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深刻內(nèi)涵,把握秦觀對愛情主題的獨特升華與創(chuàng)新。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引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比較閱讀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朗讀音頻、《迢迢牽牛星》對比材料。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3分鐘)
提問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七夕節(jié)嗎?這個節(jié)日起源于哪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學生回答:牛郎織女)
教師闡述:牛郎織女的故事凄美感人,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之吟詠。大多詩詞都著眼于故事的悲劇色彩,書寫離愁別恨。然而,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鵲橋仙》,卻另辟蹊徑,唱出了一曲愛情的千古絕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詞,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出示課題:《鵲橋仙·秦觀》
(二)初讀感知,把握韻律(7分鐘)
聆聽范讀:播放名家朗誦音頻,讓學生初步感受詞的音韻美和情感基調。
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纖[xiān]云,飛星傳[chuán]恨,銀漢迢迢[tiáo])
指導誦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輕快中帶一絲惆悵。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感嘆、贊美,語速可稍慢。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纏綿、不舍,充滿柔情。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高昂、堅定,升華主題。
齊聲朗讀:全班有感情地齊讀全詞。
(三)精讀品析,合作探究(20分鐘)
任務一:上闋繪景——相逢之美好
提問:上闋寫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纖云”“流星”“銀河”“鵲橋”“金風玉露”。描繪了牛郎織女在七夕之夜,于鵲橋相會的優(yōu)美畫面。
品字:“弄”“傳”二字好在哪里?
明確:“弄”字賦予云彩靈性,仿佛在精巧地變幻,暗示這是“乞巧”之夜!皞鳌弊肿屃餍浅蔀榍楦械氖拐撸鷦觽鬟_了牛女終年不得相見的'離愁別恨(“恨”)。
名句賞析:如何理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小組討論后明確:①“金風玉露”不僅點明秋令,更象征著愛情的高尚純潔和環(huán)境的圣潔。②詞人將短暫的相逢置于永恒的背景下,通過“一”與“無數(shù)”的對比,突出強調了他們愛情質量的至高無上,超越了世俗平庸的朝夕相伴。這是情感的第一次升華。
任務二:下闋抒情——離別之豁達
提問:下闋哪句話寫出了相見后的分別?
明確:“忍顧鵲橋歸路”——不忍心回頭看那鵲橋歸路。一個“忍”字,寫出了無限辛酸和難舍難分的情態(tài)。
品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用了什么修辭?有何效果?
明確:比喻。將纏綿的情感比作“水”,將短暫的相會比作“夢”,極言柔情之綿長、佳期之短暫、幸福之虛幻,甜蜜中蘊含著巨大的悲傷。
探究主旨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為何能成為千古名句?它與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詩詞有何不同?
。ê诵沫h(huán)節(jié))小組合作,對比閱讀:出示《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對比二者情感基調的差異。
明確:傳統(tǒng)詩歌多寫哀怨。秦觀卻一反常態(tài),變哀怨為曠達。他不再沉溺于離別的痛苦,而是對愛情進行了全新的詮釋:愛情的價值在于質量的堅貞不渝,而不在于形式的朝暮相守。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理想化的愛情觀,是情感的第二次也是最高的升華,給予了人們巨大的精神慰藉和力量。
(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5分鐘)
藝術特色總結:
意象優(yōu)美:纖云、星漢、金風玉露,構筑清麗意境。
情感真摯:哀婉中見豁達,惆悵中有昂揚。
立意高遠:突破傳統(tǒng),歌頌永恒的真情。
文化傳承:討論:在通訊發(fā)達的今天,“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觀念過時了嗎?它對我們有何啟示?
。ㄒ龑W生認識到,這種觀點強調精神契合與情感忠誠,在現(xiàn)代社會對于異地戀、事業(yè)與家庭的平衡等問題,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5分鐘)
基礎題:背誦并默寫全詞。
拓展題(二選一):
A.將《鵲橋仙》改寫為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
B.以“我眼中的秦觀愛情觀”為題,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短評。
【鵲橋仙秦觀課件】相關文章:
秦觀《鵲橋仙》課件06-02
秦觀鵲橋仙課件09-28
鵲橋仙秦觀 課件11-13
秦觀的鵲橋仙08-19
秦觀 鵲橋仙10-14
鵲橋仙 秦觀07-15
秦觀的鵲橋仙09-22
秦觀-《鵲橋仙》11-17
鵲橋仙秦觀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