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一毛片,有码毛片,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16禁,黄色一级免费网站,毛片二区,一级毛片视频免费,性a视频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時間:2025-06-04 17:46:08 銀鳳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通用3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通用36篇)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的節(jié)日。今天,大家都樂呵呵的,粽子成了大家的“焦點”。

  一早起,我被窗外的聲聲雞鳴“叫”醒了,我忙穿上衣服去西屋叫媽媽起床。我邊邊說:“啊,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空氣真清新!”我還伸了一個懶腰呢。媽媽被我叫醒了,我們吃過飯后,去了裕隆超市。我拉著媽媽快步跑,想及時到達“粽子小家園”那里去。可是越慌越是不行,原來很熟悉的“老朋友”好像一下了變成了不認識的“陌生人”,花了十秒才達到“粽子小家園”!那里有粽子爸爸——豬肉粽;還有粽子媽媽——八寶粽;它們有一群可愛的小寶寶——小小粽:有綠豆蓉姐姐,有菠蘿小妹妹,有薏米果仁大哥哥,還有蜜棗綠茶小弟弟等等……像這樣的粽子家族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樣子。人們爭相購買,“粽子小家園”的粽子們,它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粽子了!好熱鬧呀,我和媽媽也購買了幾家粽子家庭。于是,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姥姥家。我準備把所有的八寶粽媽媽送給這里的三位母親——姥姥、姨姨和媽媽。我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姥姥又把菜角和糖糕端了出來。頓時,所有的香氣濃縮在了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朵花,還散發(fā)著陣陣醉人的香氣。可是這也擋不住菠蘿小妹妹的“誘惑”,我便又吃了起來。屋里彌漫著的香味和我們的好心情似乎溶到了一起,怎么也分不開。這使我們胃口大開,心情也是越來越好。我把這一景象“拍”了下來,把“照片”“存”進了我的“相冊”——作文本中。

  這個端午節(jié)真是有趣,下一個端午節(jié)我一定會更加開心的!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的是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

  這天,街上的人手中可少不了艾葉,菖蒲,雄黃。媽媽也買了艾葉,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艾葉一大束一大束地放在家門口,也是用來辟邪的。每年端午節(jié),外婆家都要煮好多粽子。這天,外婆坐在椅子上,拿著粽葉,折成簸箕狀,再舀了一大勺的'糯米倒進“簸箕”里,再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在糯米中間藏進去,用粽葉把糯米裹住,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手捏住底部,拿了根粗繩,繞了好幾圈,打了一個結(jié),放在鍋里。我問外婆;“外婆,你做了幾種粽子啊?”外婆樂呵呵地說:“有蛋黃粽,肉粽,蜜棗粽和豆沙粽,一共4種。”我今天要大吃一頓,我也來包一個粽子好了。我向外婆要了一片粽葉,學著外婆包,但是我技術(shù)不到家,粽葉都松開了,姐姐說:“手捏緊,糯米少一些吧。”我舀回了一部分糯米,但夾了一大塊肉,比糯米還大,塞都塞不進去,弟弟邊笑邊說:“姐姐,這個是最最正宗的肉粽子了!”媽媽也附和道:“這個就留著給你自己吃吧!”我學著外婆裹,但米卻漏了出來,我拖住米,費了好大勁才把米塞回去,也用繩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成了唯一一個“迷你粽。”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熱粽子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是葉香,再是糯米香,最后是肉香。香味漸漸彌漫開來……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我對過端午節(jié)沒有特別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節(jié)可以吃上粽子。

  離端午節(jié)還有十幾天,我就聞到了從大街小巷飄出的粽子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嚷嚷著要吃。奶奶說:“別急,外面買的沒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過幾天就包。”于是,我就天天盼著端午節(jié)快點到。離端午節(jié)還有兩天了,奶奶準備包粽子了。奶奶把買來的粽葉用清水洗干凈泡好,淘好糯米。我端來一張小凳,坐在一邊看。奶奶先拿起兩張碧綠的粽葉對齊并攏,把它彎成一個小勺。然后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內(nèi)”,一邊放一邊還用手壓一壓。奶奶說:“這樣包出的粽子才結(jié)實好吃有咬勁。”等到糯米裝好壓結(jié)實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葉七裹八裹裹成了一個小巧的粽子。

  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試一試。學著奶奶的樣兒,拿起兩張粽葉彎成小勺,可我的粽葉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別別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還總要往外漏,我只得從盆里再抽出一張粽葉,把它們纏在一起,用繩子扎得橫一道豎一道,像給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還真有些慘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里一丟,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著說:“沒關(guān)系,多包包就會了,熟能生巧嗎!”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爐子上煮,隔了好久,從鍋里飄出了粽子的清香,那香氣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泛者淺綠色光澤的油亮亮的粽子……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4

  肉粽飄香,端午節(jié)隨風而至。媽媽卻抱怨現(xiàn)在的節(jié)日越來越?jīng)]有“節(jié)味”了。

  外婆說:“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自己包粽子吧!”周末,我們在禮嘉的嘉陵江邊采了一些毛竹的葉子和一些艾葉。媽媽說:“毛竹葉子是用來包粽子的。”回家后把毛竹葉洗干凈放入鍋里煮了一會,外婆把泡好的糯米有的和上了臘肉粒有的和上紅棗。接下來,包粽子的重頭戲就開始了,媽媽拿起一片竹葉,把它裹成漏斗的形狀,然后把和好的糯米裝在漏斗中,合上竹葉,系上棉線,一個圓錐形的粽子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看上去很簡單嘛,我也學著包了起來,可是竹葉都在我的手里壞了好幾張了,粽子呢?卻一個都沒有包好。我失望極了。媽媽說:“要耐心,左手把竹葉固定好,右手把糯米放入竹葉中,然后包好系上棉線,系線上力度要恰到好處,太緊,葉子會壞掉;太松,粽子要散掉。”用上媽媽說的方法,一個丑不拉幾的粽子在我的'手里誕生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熟。還沒有放涼,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吃了起來。也許是自己包的,感覺特香特好吃。在門外掛上了艾葉,心里雖高興,但正如媽媽所說:“少了一點過節(jié)的味道。”突然想到了“傳承”這個詞,真希望中國節(jié)能過的比“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洋節(jié)有味道,過得有濃濃的中國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需要得到傳承。

  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端午節(jié)流露的是地道的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欽佩,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5

  今天是 五月初五 ,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據(jù)說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shè)立的。

  我們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jié)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著媽媽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竹葉拿在手上,卷成圓錐形,再往里面放糯米、大棗,然后折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贊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粽子包完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半個鐘頭后,熱騰騰的粽子出來了。

  散發(fā)著陣陣香氣的粽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粽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jīng)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粽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粽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贊嘆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么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為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贊嘆!

  飄香的粽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6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一大早,我就被廚房里“竊竊私語”的聲音吵醒了。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穿上拖鞋,走著“之”字形步伐來到廚房一探究竟。

  推開移門定睛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在包粽子呀!媽媽邊包粽子邊對旁邊的爸爸進行指導。只見媽媽先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用勺子舀一點糯米后,放上一顆蜜棗,又舀一點糯米,在蜜棗上蓋一層“被子”,然后用粽葉把口封住,用線裹緊。我看著媽媽像變魔術(shù)一樣,一個美觀、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成了。

  看著如此精美的.粽子,我心癢難耐,忍不住也想動手試一試。于是,我洗了手,拿起一片粽葉。媽媽和爸爸在一旁抿嘴笑。我依葫蘆畫瓢把粽子卷成漏斗的形狀,放上糯米。哎呀!漏斗底部漏米了,糯米灑了一地。我垂頭喪氣地說:“我不包了,我還是等著吃粽子吧。”媽媽笑了笑,輕輕刮了一下我的鼻子:“來,來,我教你吧。”在媽媽手把手地指導下,我終于包成功了兩個牛角小粽子。

  粽子包完,開始煮粽子了。經(jīng)過“漫長”等待,粽子終于熟了,打開鍋蓋,粽葉夾著糯米的清香彌漫了整個廚房。還沒等媽媽把粽子裝起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拿起來了一個,“呼呼”好燙呀。我捧著粽子,由于太燙,只得左右手互換吹氣,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呀!媽媽笑著說:“慢一點,小饞貓,沒人同你搶的。”等粽子稍稍冷了,我剝開粽葉,咬了一口,糯米的香,蜜棗的甜,這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粽子飄香,古風流長”,吃粽子,插艾草是我國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端午節(jié)也因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了下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尋根溯源,銘記先人的愛國精神吧。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7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不太一樣

  節(jié)日的前兩天父親就宣布,今年我們不包粽子了,仔細想想也難怪,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爺爺還得一直陪著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時間來,震驚之余,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時奶奶的`身體還很硬朗,提前好多天,節(jié)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經(jīng)買好了。此時家里便彌漫著粽葉的清香,不僅是端午,更醞釀著整個夏天的熱鬧。

  我最喜歡的事還是看爺爺,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選好粽葉,還要在水里泡上一段時間,以此達到最佳狀態(tài),棕餡也有很多種,紅棗,葡萄干,花生……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咸肉粽。

  開始包粽子了,其實呢過程說難也不難,可是自己做起來卻總是失敗。只見他們熟練地扯出兩片粽葉,雙手靈巧地一翻,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狀,在里面塞滿糯米和粽餡,再用剩余的粽葉將他們包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粽葉尖穿進針里,以針為引,將它從另一邊帶出來,一個不好,弄斷了粽葉,一切又得重頭再來,我也嘗試過幾次,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再熬過幾小時煮粽子的時間,我們終于能享受到那難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葉似乎都褪去了她們的青澀,泛著微黃。香氣也因此被完全的激發(fā)出來,老遠就能聞見。此時,我們也顧不上燙了,抓起一個,剝掉粽葉,張嘴就咬,糯米獨有的清香和咸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經(jīng)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卻再也沒感受到那種味道。

  節(jié)日那天一早,我起來洗漱,竟發(fā)現(xiàn)桌上有兩個粽子,聽了父親解釋,我才知道這是他從街上買來的,算是營造氣氛吧。我只吃了幾口就不愿再動,雖然也不錯,卻少了家的氣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與你重見?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伴隨著這首童謠,家家戶戶都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shè)立的節(jié)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税У壳壬銓⑹澄镉萌~子包住扔進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啃食屈原的身體,后來就演變成了包粽子的習俗,聽到這我不禁想起了屈原的古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每到端午節(jié),媽媽都要包粽子。早晨的霧靄還未散去,陽光淡淡地灑在母親的身上,柔和,清雅。母親熟練地做著準備工作,我像尾巴一樣跟著她進進出出,如過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態(tài)不言而喻。

  一切準備就緒,媽媽終于坐下了,她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放半勺米,再夾兩塊五花肉,撒上些綠豆,最后在中間塞顆蛋黃,簡簡單單的一套動作一氣呵成,我看得入了神,這幾個動作是我端午記憶里最鮮明的畫面。

  整個程序精細,繁瑣。母親做得那樣專注卻又得心應(yīng)手,我蹲在母親身邊,如癡如醉地看著。母親的嘴角往上輕輕揚著,淺淺的笑容在眉眼里鋪展,流溢。臉頰上已經(jīng)涔?jié)M了細密的汗珠。在微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粒粒瑪瑙。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騰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來不及等到它冷卻,撿肥實的撈起一個,我小心翼翼地剝開嫩綠色的.粽葉,一股甜膩膩的糯米香撲鼻而來,乳白色的糯米鑲嵌著各色寶石,令人陶醉。再蘸點白糖,輕輕地咬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小小的粽子注入許多感動,承載很大的滿足。

  粽葉的清香還在夢中縈繞,無意的穿堂風沁入胸膛,昔日一縷香,化作難以泯滅的情愫。哦,那難忘的端午故事!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9

  粽子是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更是我最喜歡的一樣食物。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一個習俗。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對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jié)的晚上,要在月亮底下擺出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幾種美味的食物,供給屈原,這是一種傳統(tǒng)的做法。

  每年的端午節(jié),不管天氣怎樣我都會回到老家,陪奶奶包粽子。

  包粽子前得先準備好材料。首先要去山上選擇粽葉,這要早些去,不然那些好粽葉都被別人摘完了,粽葉摘回家洗干凈就可以用了。奶奶說,粽葉要選很綠很青的那種,最好是大一些的。我按照奶奶說的,到處找著,好不容易才找到幾片,回頭看,奶奶早已摘了幾十片了。

  于是我和奶奶又到另一座山上去選擇棕葉。棕葉采回來后不能直接使用,你得把它的葉子撕成一根根的細條,然后風干,這樣用它來捆住粽子,才能保證上火煮時粽子不會散開。

  將這兩種葉子準備好后就要開工包粽子了。

  先將粽葉圍成一個類似于圓錐的形狀,下面的那個尖角不能有縫隙,不然倒進去的糯米就會從那里漏出來。再將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里,加一個蜜棗和一些臘肉丁兒,最后用邊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棕葉繩兒系緊就成了。瞧,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十分惹人憐愛。放進鍋內(nèi)煮,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看那那一個個漂亮的粽子,都讓我有點舍不得吃了。

  對了,粽子的口味可以有很多種,可以不停地換,這樣就會更好吃哦。我最喜歡吃蜜棗加臘肉餡的,臘肉煮出來很香,蜜棗又很甜,將這兩樣合在一起,真可謂是一道美味哦!所以,奶奶每次包粽子時都會包許多蜜棗加臘肉餡的給我吃。

  粽子就像一根繩兒,緊緊的連著我和家鄉(xiāng)。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0

  一股濃濃的粽香,飄入我的鼻子。一聲聲強而有力的擊鼓聲,伴隨著堅定的吶喊聲傳進我的耳朵。不錯,今天就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中國特有的節(jié)日,它的活動項目有很多。吃粽子、吃咸鴨蛋、賽龍舟、撞蛋……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趣的“賽龍舟”。

  據(jù)說,賽龍舟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不想讓魚群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開船驅(qū)散魚群而由來的。還有的說是漁夫捉到了一條小水蛇,剝掉了它的一片鱗,解除了它的封印,結(jié)果小蛇變成了一條龍。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就舉行了賽龍舟。

  龍舟比賽快要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徐徐吹過的微風,仿佛在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河面上,水流靜靜地流淌著,也靜靜地期盼著比賽的開始。天空中,云朵悠閑地飄著,好似也想看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快看!運動員那健壯的體魄,有力的雙手,正蓄勢待發(fā),準備書寫一篇新的龍舟篇章。

  比賽開始了,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出發(fā)了,我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六隊。每一隊都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戴著統(tǒng)一的帽子,齊頭并進。看,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好似只有一個人在操作。他們的`手不停地揮舞著,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后,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他們的眼神是那么堅定,動作是那么賣力,在擊鼓手一聲聲響亮的擊鼓聲中,奮起直追前面的隊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到了后半段了。人群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了,選手們又進入了他們的“戰(zhàn)斗”。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50米,20米,1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最后6號隊伍把后面的五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1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布谷鳥起得調(diào)。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家家都在家里忙著包粽子。我們家也毫不例外。奶奶在昨天晚上,開始忙碌起來……

  端午的香先是粽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可愛的形狀還有老家摘的艾草的香味。奶奶將幾十片葉子散亂地放在白色的瓷盆里,又澆上了一壺剛燒好的水,水汽升了起來,棕葉的香味也隨著飄起,那種香氣好像活了一般,在奶奶的手里。

  奶奶端出昨天夜晚泡好的糯米,那糯米一粒粒透亮還很飽滿,非常的沉。我問奶奶: “為什么要用糯米,我們平時吃的米不可以嗎?”奶奶笑著說:“平時吃的`米又干又還不糯,做出來的粽子不好吃呀!”

  奶奶到鄰居家去借了幾根包粽子的白線。又拿出一包紅棗,我笑著說:“這次包甜的?奶奶笑而不答。

  奶奶說:“要趕快包粽子了,一會晚上還要吃呢!”

  奶奶包粽子的過程真讓我著迷。把三層粽葉錯落地搭好,輕輕地展開,抹平,兩只手輕輕一彎,就彎出一個小小的像圓錐的形狀。放兩勺的糯米在角里,再放上兩顆紅棗在米中央,又放兩勺米把紅棗蓋住。奶奶粗糙的大手緊緊地捏著這個胖胖的粽葉,一根線緊緊地繞過,轉(zhuǎn)兩圈,再系上一個死疙瘩,一個精巧的粽子就做好了。

  傍晚煮了好幾個小時的粽子終于煮好,清香彌漫了整個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卻被燙了。粽葉的顏色被水汽蒸了,好像顏色更深了。我輕輕地拉開白繩,此時一個白白胖胖的粽子呈現(xiàn)在眼前。蘸上白糖,甜甜的。奶奶考我:”“端午吃粽子是為什么?”我大聲地說:“當然是紀念偉大的屈原啦!”大家都笑了起來。

  端午的歌謠又響了起來,這個端午吃粽子的習俗會永遠流傳下去。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2

  暑假,兩年沒見的二姑一家與我家在老家相遇。二姑他們回到家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了。剛回到家的二姑絲毫不顯疲憊。從她家的私家車里拿出大包小包的物品。

  有曬成干的香菇和蝦米。一大包的粽葉和棕繩。還有一袋糯米。看見這架勢我笑著問二姑:“二姑你這是要包粽子啊。”“是啊,你和你哥哥趕緊把這粽葉和棕繩拿去泡起來。”“哦好,對了二姑這糯米不要泡嗎?”“糯米不要泡明天早上再泡。我和你哥上午要去辦事,下午回來包粽子。”

  這可真不錯,我心里想到。先把粽葉和棕繩放井水泡一個晚上。早晨再拿出來洗干凈備用。再把糯米拿出來泡好。接著我就翹首以盼的等著表哥他們回來啦。

  轉(zhuǎn)眼到了下午。哇!我不過睡了個午覺,他們就把包粽子的餡料全準備好啦!腌好的咸鴨蛋黃和豬肉,還有泡好的黃豆和糯米。

  開始包粽子啦!這才是重頭戲。先拿兩篇棕葉疊起來,再將棕葉轉(zhuǎn)九十度折起來形成一個窩狀。在圓錐的'筒中裝入準備好的餡料。記得不能放太多,不然容易漏出來。上部的棕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再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棕葉都折好,用棕絲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就好了。

  以上只是想象,現(xiàn)實是令人骨感的。從一開始的興奮再到連窩都打不好的沮喪,然后又是打好了窩卻把棕葉弄破的悲傷。我的心情似乎在坐過山車。不過最終在我表哥的幫助下,終于學會了打粽窩的這項技能。打好窩后下面的步驟就非常簡單了。一個又一個的粽子被包好放進鍋里,從廚房傳來陣陣的粽香讓我垂涎欲滴。

  包粽子雖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傳統(tǒng)風俗,但是今天我們一家人卻包了一場不是端午節(jié)時令的粽子。這是我們的勞動所得,也讓我知道了只要堅持努力,就會得到相應(yīng)成果。

  這不就是所謂的天道酬勤嗎?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3

  我吃過許多的東西,有春節(jié)的餃子、臘八節(jié)的臘八粥、中秋節(jié)的月餅、元宵節(jié)的元宵……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的粽子啦!下面我就來給你們講一講粽子吧。

  包粽子的步驟是這樣的,先要把那又細又長的粽葉洗干凈,再用熱水泡一泡,要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糯米、蛋黃、肉等等來制作肉餡,這樣就可以開工了。首先,把又細又長碧綠的粽葉折疊并圍攏,再把它做成一個窩,把潔白的糯米放進去,接著,把做好的肉餡放到上面,再在上面蓋上一層厚厚的糯米,然后把粽葉做成一個四角形,最后,用結(jié)實的繩子把它老老實實的給捆起來,像一個又大又肥的胖娃娃一樣。這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想要把粽子做得既美觀又好看的話,就要看粽子的四角做的勻稱不勻稱了。做好之后先用猛火煮一個小時,再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粽子煮好了,香味從廚房迎面撲來,簡直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你們想不想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就讓我來給告訴你們吧。屈原是我國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早年時期,屈原深受楚懷王的信任,經(jīng)過他的努力,使楚國的國力越來越強了,因為她的.性格非常的耿直,又加上他人的讒言和排擠,使屈原和楚懷王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沒過多久楚懷王就把他流放到邊疆。在這個流放的期間,他居然親眼看著國家被敵軍給攻破了,他感到心如刀割,于是,懷著絕望而又必死的心,拖著一塊大石頭跳江身亡了。為了不讓魚、蝦、蟹吃掉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扔到江里給魚、蝦、蟹吃,這樣就不會把屈原的尸體給吃掉了。這就是為什么要吃粽子的原因了,是為了紀念屈原。

  這就是粽子的來歷和它的包制步驟啦,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一下粽子啊?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4

  端午節(jié)是大家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據(jù)了解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如此的“節(jié)分端午自哪個言,萬古傳說為屈原”。我喜歡端午節(jié)是由于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于小朋友來講是最快樂的了。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陰歷5月初五,有著特殊的意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5月節(jié)”“艾節(jié)”“5日”……端午節(jié)孩子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jié)大伙都會在家團聚,一塊吃粽子,在這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

  前年,奶奶還在家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著,聞著極香的糯米味、攪拌著盤里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可以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開心,吃不到了,“好了之后,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肯定是純手工,”我就吵著讓奶奶給我買,奶奶無法,只好給我買我拿著粽子十分開心,不知如何,長大之后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樣幼稚吵著讓母親給我買。

  我只不過覺得,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征,覺得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端午節(jié)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我是非常在行的,賽龍舟在國內(nèi)南方是非常時尚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_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只由于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粽子,由于我感覺大家還應(yīng)該向屈原致敬,為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將來我也要認真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5

  煮熟的粽子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粽葉上沾滿或大或小飽滿的水珠。粽子像一個端莊的婦人,靜靜地坐在餐盤里。綠綠的可愛的模樣引起了人的食欲。

  我熟練地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毫不意外地看見了又白又胖的飯團子,沖我開心的笑,粽子的眉目間有些許哀傷,但更多的卻是濃得化不開的思念。有親人的,朋友的濃濃的愛意包裹成了一個個粽子。

  大約在隋唐時間便有人將粽子當作禮物,送給自己最親密的人。我小口小口地吃著粽子,眼前仿佛浮現(xiàn)幾百年前人們趕做粽子的情景。

  那時人們相隔天涯,通信也不大方便,人們一邊思念自己的親人,一邊包粽子,把這半年來最美味的東西細細裹進去,也將思念祝福一股腦兒地倒進去,心里默默地算著時間,希望能在端午節(jié)之前將粽子送到親人的.手中,心里暗暗想著親人收到粽子后的驚喜。

  今天的粽子同古代比起來,品種多了不少,也越來越能滿足人類的味蕾,但是,缺少了組成最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情感。

  現(xiàn)在往往是在工廠里機械化地做出粽子,味道、大小、形狀幾乎沒有任何區(qū)別。再用真空包裝包好,放在精美的禮盒里,從一人之手再轉(zhuǎn)到另一人之手,以前美好的祝愿只變成了一個普通而簡單的儀式,這樣不包含任何情感的粽子能稱為粽子嗎?

  好在粽子并未從我家消失,外婆用她那靈巧的雙手,復原了千年以前的味道,但是她的兒女子孫從未分別天涯,聯(lián)系也很方便。于是,粽子里多了一份古人粽子里沒有的歡喜,少了一份哀傷。

  “上粽子咯!”外婆端著熱氣騰騰的粽子,放在桌上。大家圍桌而坐,滿滿的坐了一桌,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人人手中拿著一只粽子,認真地吃著,贊美之言溢出嘴,接受者古人穿越千年時光送來的祝福。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6

  我愛吃那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來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jié)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是到了最后的,也就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jié)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就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jié)日。在端午節(jié)這天,每家每戶都會買粽子或者自己做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家也不例外,總是自己做粽子吃。煮粽子時,鍋里再放幾個雞蛋一起煮著吃,是為了讓今年的霉運都煮走,煮出好運來。

  在端午前幾天的時候,我家就開始準備著過端午的食材。媽媽去超市買了一些糯米。紅豆。玉米。花生和紅棗。還有包粽子需要的大竹葉。在端午節(jié)的.前天晚上,媽媽就把糯米在水里泡上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把昨天買的所有食材都混到一起,開始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因為媽媽知道我愛吃玉米和花生,所以她包了幾個里面只有玉米和花生的粽子。因為能更好地分辨出這幾個粽子來,所以她系這幾個粽子的系法和別的粽子的系法不一樣。粽子包完后鍋里加了水把粽子和雞蛋放進去,開始煮了起來。然后她又開始張羅做其他事。等到粽子快煮好的時候我已在床上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順著這個香味我迷迷糊糊的從床上下來。走進廚房,打開鍋蓋一看,哇,好多粽子呀。看到我兩眼放光。這時媽媽說“洗臉刷刷牙,準備吃粽子了。”,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洗刷完后,進了廚房準備吃香噴噴的粽子。等媽媽把飯做好后我把熱騰騰的粽子放到了盤子里準備開吃。

  吃粽子時媽媽拿起了包著玉米和花生的粽子遞給了我。我剝開一看高興的不得了,這粽餡全都是我愛吃的。雖然媽媽包的粽子沒有超市的好看,但是卻比超市的好吃多了。因為我吃到嘴里的不僅是媽媽包的粽子,更是媽媽對我的愛。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8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節(jié)就在奶奶的歌謠中跟隨而來,充實的一天在歌謠中開始了。

  端午節(jié)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帶上五彩繩,看賽龍舟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粽子了。

  端午節(jié)的氣氛吹來了粽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的鋪在搪瓷盆里,再燒一壺滾燙的水,水溫升起,攜帶著裊裊的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葉子特有的清香渲染出來,在蒸騰的水汽里夾雜著活了似的香氣。原來在奶奶手里,清香是可以生長的啊。

  還有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懶懶的依在了一起,好像泛了一夜的瓊漿。

  奶奶的粽子簡單異常,只放蜜餞和米,三層的竹葉錯落著擺好,輕輕展開,彎成一個小圓錐,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腳里,捏一甜蜜餞點在中間,又用米把它蓋上,奶奶的大手緊緊捏著粽葉,再系上粽繩,一個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看著奶奶包好的粽子,我躍躍欲試,可是怎么都包不好,我們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在鍋里咕嘟的響,到了中午粽子便好了。輕輕一拉線繩,粽子便掙脫了束縛,展開粽葉,四個角的粽子都煮得透亮,還微微的染了一層青綠。吃一口,滿嘴的清香和米的軟糯,浸染了蜜餞的甜香,不放糖卻更加香甜。

  今天奶奶生病了,沒有包粽子,但是我覺得外面賣的咸肉粽,八寶粽,紅棗粽,蛋黃粽都沒有奶奶包的好吃,奶奶的粽子在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輕輕地敲打著我的味蕾。

  奶奶的粽子牽動著家鄉(xiāng)的端午,吃一口清香的粽子,幻想著美好的傳說,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變得更有味道了。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19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和媽媽一來到廚房,第一件事情就是快一點包粽子。

  我們準備好了材料,開始了包粽子。首先,把葉子先洗一下,洗的干凈一點,再把肉餡、綠豆餡、紅豆餡拿出來,把糯米拿出來,我們先從一堆糯米里面摘出多一點糯米,把糯米做成三角形,先用磨輪在糯米上磨來磨去的,把糯米做成平的,在用手把糯米做成一個三角形,第一步做完,再在做好的糯米里隨便弄上一個大窟窿,把肉餡放進去,其實這一步做了還沒有好,在把水到在糯米上,把水在糯米上攪拌的均勻,使每一個地方都有水,然后,在把葉子包在粽子的外面,使粽子不會軟,我們這樣只是最方便的,想要好吃就要放好多材料,才會好吃。

  做完粽子以后,把一個個做好了的`粽子往鍋里放,這樣過一會兒,就可以吃了。我在旁邊耐心等待,因為粽子的糯米太多了,要使里面的也熟,必須需要時間,我等得不耐煩了,直接把鍋蓋打開,看見了外面是熟了,但是,里面確實白白的,我關(guān)上鍋蓋,等了一會兒,粽子出爐了,我非常高興,終于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看見媽媽包的和我一點都不一樣,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著我自己做的粽子。我會覺得非常的快樂和幸福感。

  第一次做粽子的我,雖然有一些不會,有一些做的還不對;有一些地方和媽媽不同,但是,我會一次次的做熟,懂得這個做粽子的竅門,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次做的一樣。也許對我來說做粽子是一種快樂,做粽子可以給你知識;可以給你竅門;可以給你方法。在做粽子的同時,自己也在認真的學習,吸取媽媽做粽子的真理。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0

  細雨蒙蒙,連綴成絲。粽香飄萬里,情意暖人心。綠水浮龍舟,千古話端午。——題記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粽香飄香的季節(jié),我們以隨同那屈原的帶領(lǐng)下,一起走進端午……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各自計劃的目的地進發(fā),這便是端午人們的一個習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遠望去,一片沸騰的海洋。出行的人們,還有一項任務(wù),就是折一些樹枝,再買一個葫蘆,掛在自己的家門上。這,變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踏青游玩,折下樹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稱假虎丘。”端午,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河溪兩邊人山人海,鎖吶聲,腰鼓聲,鼓號聲,大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著一聲槍響,兩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湖水飛濺著,人們的心情也隨之飛濺,吶喊加油聲絡(luò)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龍舟越過,團結(jié)一心,齊心協(xié)力。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碧綠的粽葉將糯米包裹其中,略帶著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包粽子,將對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身,帶著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們紛紛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從此,每逢端午佳節(jié),各家都會包粽子,空氣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走進端午,領(lǐng)略傳統(tǒng)文化別樣的內(nèi)涵,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迷人的魅力,縈繞心頭的是纏纏的暖意,揮之不去的是綿綿的情意。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1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yīng)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jié)當天,媽媽一邊

  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

  差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fā)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干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閑話就說到這里,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2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許多傳說,較為普遍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

  流傳千年下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終于在今年被定為中國的法定節(jié)假日了!這不,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吃咸鴨蛋。被墨綠的竹葉或蘆葉包起來的粽子,我覺得像極了壽司——里面都有糯糯的米飯,摻合著美味的餡兒,可粽子一點兒也不比壽司差哦!

  本來我是不喜歡吃粽子的,光葉子上就黏黏的,而且餡兒也不好吃,即使是吃我比較喜歡的豆沙棕也吃得無精打采。可今年粽子經(jīng)過加工改進后,我一吃鮮肉粽就愛上它了。

  粽子的種類五花八門,有:肉粽、豆沙棕、紅豆粽、玉米粽……只要是能做餡兒的幾乎都用上了。肉粽還分鮮肉粽、臘肉粽等等。當然,粽子還分甜味和咸味。

  這不,好吃的我一聽是肉粽,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來就吃。結(jié)果吃著吃著,怎么外層全是白白的.糯米呢?我都快要急哭了,著急又疑惑地問奶奶:“這到底是什么粽哦?”“這是臘肉粽啊!”“啊?”果然,我吃到最后終于吃到了臘肉,和鮮肉粽一樣,好吃極了。

  不過,我不是很喜歡紅豆粽,咸咸的,可能是生產(chǎn)廠家不一樣吧!我這樣安慰自己。由于剛才那個臘肉粽太大了,我的肚子還有最后一點空間,只好又拿起半個咸鴨蛋吃起來。

  果然是名不虛傳,咸鴨蛋很咸,比紅豆粽咸多了。我用一種乞求德眼神看著爸爸,不想他卻說:“只剩下最后一點了,吃了吧!”

  我只好一口一口地把它吞下去。

  端午粽子香,我希望粽子會越來越好吃!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3

  端午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shù)氐臐O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nèi)叶挤浅>磁迩虼耍覀兗颐磕甓歼^端午。

  端午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娇煽诘聂兆印寢尦Uf:用蘆葦?shù)娜~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媽媽都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shù)?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習俗就是,賽龍舟、扯端午蒿、吃粽子。在我家,過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就是包粽子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在粽葉中挑選了一個又大又綠的葉子,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筆直的條紋清晰可見。然后,我把粽葉卷成了一個類似于金字塔的形狀,可調(diào)皮的'粽葉總是不聽話,正當我準備放糯米的時候,它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我的目光轉(zhuǎn)到奶奶身上,只見奶奶熟練的把粽葉包成一個橢圓形,抓了一大把糯米往粽葉里塞,最后用五彩線捆了起來,一個個粽子就這樣完成。奶奶手上的粽子乖巧聽話,而在我手中的粽子調(diào)皮搗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一直百思不解。

  開始蒸粽子了,我和奶奶一個一個地把粽子放進蒸籠里。過了半個小時,香味漸漸飄進了我的鼻子。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粽葉都咬進口里了。

  我急忙喊來了爸爸,讓他來品嘗粽子,爸爸吃了一口連勝叫好。這時,爸爸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釔元,你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怎么來的嘛?”這個問題難不倒我,我立即答道:“端午節(jié)是紀念楚國直臣屈原的,五月初五是他痛恨昏君,以身殉國投江的日子,人們?yōu)榱瞬蛔尯永锏聂~吃屈原的身體,便往河里撒糧食,后來人們把糧食包起來煮來吃,就成了現(xiàn)在的粽子。”爸爸直夸我能干。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更愛屈原。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似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營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醋。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人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將至,我已包好粽子。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一5厘米,長30厘米以上,放在鍋里,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炯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

  起鍋后放在冷水里洗凈,剪去葉柄備用。捆扎以蓑草(要和蘆葦葉同煮)為上,現(xiàn)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一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盡量往前推,使之嚴密,不漏米。上米(可依個人口味加棗子、咸肉、葡萄干等)后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后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里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余下的尾巴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扎,松緊要適度,太緊,粽子硬,口感差,甚至會夾生;太松,沒口勁,甚至會散。最后,把多余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里待自然冷卻后再起鍋。可口的粽子就做成了。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xiàn)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7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fā)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姥姥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之后,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diào)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貌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構(gòu)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8

  陰歷5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粽子、插艾葉、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含義。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是在外婆家度過的。這一天,我和母親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外婆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外婆,我來了!我大聲地叫著。外婆微笑著開了門,并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粽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外婆和母親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外婆,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外婆說“還是等你姨媽和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和表姐。我拉著表姐走到餐飲店,然后就不由自主地抓了一個,把粽葉剝開一咬,哇!真美味!軟軟的,甜滋滋的,里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外婆:“外婆,為何粽子里有一顆紅棗呢?”外婆笑著回答:“粽子里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么美好的含義啊!

  我吃了一個,感覺不飽,還想吃,外婆說:“別急,別急嘛!”

  這個時候,外婆從廚房里端來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個籌備剝,外婆叫住我,“說: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哪個的結(jié)實,哪個就更健康!”我和表姐立刻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高興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著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jié)這部分趣事我久久不可以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不少,如:賽龍舟期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29

  端午節(jié)快到了,這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按規(guī)矩,在端午節(jié)那天,要吃粽子鴨蛋什么的。以往不怎么吃粽子,現(xiàn)在有時倒心血來潮,想吃下粽子,不僅想吃,更想親手包一包。

  奶奶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里賣的媲美。于是,我便向奶奶討教如何包粽子。站在奶奶的旁邊,看奶奶嫻熟的包著粽子,心里癢癢的`。奶奶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一只手拿著粽葉,另一只手則下餡料,第一層是大米,第二層是剝了皮的綠豆,第三層便是肥豬肉和咸蛋黃,最后一層又是大米,這樣一層層地疊上去,香味就完全保存在粽子里面了,味道天然特別好。看著奶奶如斯麻利地干活,很想試一試。

  我也拿起三片粽葉,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學著奶奶。不外接著問題問題就來了,我下的料老是從底部漏下去,試了好多次都是這樣,最后,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了,在21世紀,什么東西都可以在商店買到,還用得著學這些東西嗎?”奶奶說:“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一碰到挫折就撒手不干,這樣中途而廢是學不到任何知識的。”奶奶給了我一番鼓勵,我就請教奶奶。奶奶說:“疊粽葉時,折成三角形的外形后,還要按同樣的方向,往里面折,固然剩下的口更小,卻不用擔心餡料會從下面漏出來。”我試了試,果然如斯。最后,綁粽子時,我卻不小心將粽子打披發(fā)了,我仍是沒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蹤,但我覺得其樂無限。

  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事,想起來心里甜甜的。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0

  說到端午,就一定會想到粽子。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箬葉轉(zhuǎn)為墨綠色,剝開后,之間潔白的米團里嵌著幾粒深紅油亮瑪瑙般的紅棗。輕輕夾起一角,沾上白糖,送入口中,軟糯的糯米夾雜著紅棗的香甜,喚醒了每一個熟睡的味蕾。

  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傳說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投身汨羅江,人們愛戴這位偉大的詩人,為了紀念他,也為了避免他的肉身被江里的魚蝦啃食,于是就在每年的這一天往汨羅江里投放米糧。不料有一年,屈原給百姓托夢,說原來那些米糧都被江里的蛟龍吃了。聰明的百姓為了避免再被蛟龍偷吃,就將米糧用箬葉包裹起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常吃的粽子,而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粽子的南北差異很大。我是一個北方人,自我記事起,我吃的`粽子就多是甜口的,比如豆沙餡、蜜棗餡……而爸爸媽媽是南方人,他們告訴我,在他們的老家,粽子的口味是咸的,人們會把糯米用醬油腌過,然后在里面裹上咸蛋黃、五花肉等等,聽到這里,我的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了。

  正說著呢,我家粽子出鍋了。我一把抓起一個粽子,一層一層剝?nèi)ニ耐庖拢瑵u漸的,一個棕色的,胖胖的粽子露了出來。一口咬下去,糯滋滋,五花肉那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蒸過的肉肥而不膩,咸鮮可口,我差點把夾著的筷子都要咬下去了。

  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延續(xù)至今,我相信,伴隨著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粽子這道傳統(tǒng)美食也必將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1

  又一年端午節(jié)到了。我有些興奮,又有些小小的緊張:這一年端午節(jié)要干些什么呢?

  正想著,媽媽便提著粽葉和糯米走了進來,告訴我:“今天包粽子!”啊?包粽子!年年吃粽子,今年終于可以包粽子啦!我興奮得手舞足蹈,快樂地幫忙準備著。

  忙活了半天,終于開工了。可……怎么包呢?我回頭看著媽媽,媽媽先將底捏成三角錐形,再倒入糯米,一壓一捆,成啦!一個翠色粽出現(xiàn)了。哇,這么簡單!我的心開始發(fā)癢了。我也拿起兩片粽葉,團成錐形,慢慢地倒入粘乎乎的糯米,使勁在桌子上一按,噗!糯米,紅豆,蛋黃,香菇,猛地統(tǒng)統(tǒng)噴了出來,我面前的那塊桌立刻一塌糊涂。正在綁粽子的媽媽哭笑不得地趕來收拾,一邊收拾一邊給我巴掌:“死丫頭,你媽給你包了多少年粽子才學會這方法,你第一次包就在那兒壓,還不把粽子給壓扁了!”。

  我撓著腦袋,傻傻地笑著,站在那里。媽媽又給了我一巴掌:“還不趕快繼續(xù)!”。我終于反應(yīng)過來,慢騰騰地包好了粽子。呀!這個真是漂亮極了!我趕忙把它和其它的粽子一起放進鍋里:開始煮粽子啦!

  水開了。蒸汽冒了出來。一個個粽子,像穿著翠綠衣裙的含羞少女,變成了胖胖的大娃娃。它們仰首挺肚的滑稽樣,把我都逗樂了。我趕緊打開鍋蓋,把它們解放出來。

  一開鍋,我立刻拎起一個,大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粽香清新,香醇可口。媽媽一看我的.鬼樣子,問:“這個端午節(jié)爽不爽?”

  吃粽子要緊,我才懶得說呢。還能不爽?不過,這真是個可愛的端午節(jié)!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2

  材料準備完畢,開始包粽子。只見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并排疊在一起,兩手捏著粽葉的中間和尾端,輕輕一折卷成錐筒狀,把早已準備好的食材放入粽葉中,再把粽葉折起來把米包嚴實,用繩子一綁就好了。媽媽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包了好幾個。

  兩張粽葉卷成錐筒狀看似簡單,但我總是卷不好,不是卷大了,就是卷小了,我并不氣餒,一次,兩次……終于做成了,我非常高興。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繼續(xù)包:先放入一些糯米墊底,接著放一粒紅棗幾顆花生和葡萄干,再用糯米把粽筒填得滿滿的,用上邊余出的粽葉當蓋子緊緊包裹住糯米。“哎呀,糯米跑出來了!媽媽,怎么辦呀?”我著急地喊道。媽媽說:“糯米放多了,把最上邊一層糯米輕輕地抹掉一些。”我將糯米抹掉一些,果然,粽葉中的糯米變乖了,不往外跑了。將包好的.粽子用線纏繞好,系緊,我的第一個粽子“新鮮出爐”了,我給它做了一個記號,等煮熟后一定要先嘗嘗我的手藝。

  粽子要煮四五個小時才能熟,其間我不停地催問媽媽什么時候吃粽子,媽媽笑道:“你這個小饞貓,粽子那么大,又包得那么緊,糯米很難煮熟,不熟的糯米硬邦邦的,可不好吃。”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出我包的那個粽子,撒上一些白糖,輕輕地咬上一口,軟糯香滑,還很有嚼勁兒,真是太好吃了!

  這次包粽子,既讓我學會了制作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美食——粽子,又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和廚藝。從前期食材的處理,再到包粽子,最后經(jīng)過漫長的燉煮,只有細心做好每一個步驟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果。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3

  端午節(jié)帶著一絲露水在甜美的睡夢中到來了。我正做著吃粽子的美夢,媽媽親切的聲音卻將我拉回了現(xiàn)實:“起床啦!吃完早飯來包粽子!”一聽到粽子,我那固執(zhí)的起床氣立刻煙消云散,隨即就從床上坐了起來,用腳把拖鞋一勾,飛奔著往廚房跑去。

  到了廚房,我把早餐胡亂往嘴里一塞,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接著飛快地跑到媽媽旁邊坐下,看著媽媽熟練地抱著粽子。在媽媽的`手下,一個個粽子像是一個個有靈性的小精靈,不一會兒就變成了讓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看著媽媽那雙神奇的手,我躍躍欲試,也想創(chuàng)造奇跡。

  于是,我拿起了粽葉,雙手往中間一拐,粽葉就變成了一個圓錐形的容器。我抓起一把糯米,往圓錐里放,可那糯米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一樣,偏偏不肯聽話,全跑回了盆里。我抬起粽葉一看,咦?怎么有個小洞?我再次把粽葉重新折一遍,把糯米放進去,可這些個小朋友還是不領(lǐng)我情,又往下鉆去。糯米到了媽媽的手上就乖乖聽話,一粒都不會漏。我仔細盯緊媽媽的手,生怕錯過一個細節(jié)。原來媽媽把粽葉卷成圓錐的同時還在底下折了一個角,這才不會漏米,我在心里默默感嘆勞動人民的智慧。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果然調(diào)皮的糯米們都安安靜靜地呆在里面了。就在這時,我聽見媽媽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包好了嗎?就差你這一個了。”我驚訝道:“媽媽你怎么包得這么快?”媽媽笑了笑,對我說:“因為我包得多了,熟能生巧呀。”我恍然大悟,隨后將手中的半成品交給了媽媽。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熟能生巧,無論做什么事,想把它做好,就得反復練習,就會取得好的效果!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4

  陰歷5月初五是國內(nèi)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到那天,大家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氛圍里。

  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大家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年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汩羅江里。大家知曉了,怕江里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期望如此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正好那天是陰歷5月初五,善良的大家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哀悼。

  你知曉粽子是如何包的嗎?讓我來對你說吧。第一把新鮮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用粽葉把它們包起來并用繩子捆緊,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飄蕩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嘗嘗,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即使你不吃,聞一聞,都會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后,大家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fā)。聽到“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兩岸的大家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喊著:“加油,加油!”一時間,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大家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tǒng)的習慣,大家用早已籌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 ,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將來,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xiāng)來過端午節(jié),你們必然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

  端午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或帶在身上,驅(qū)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要畫門符。端午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jù)說這樣做,是為了驅(qū)“五毒”,防瘟疫。

  端午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shù)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qū)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nèi)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 36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因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剛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jié)實非常不容易。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氣,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粽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端午“粽葉飄香”的600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粽葉飄香端午作文通用09-05

粽葉飄香迎端午優(yōu)秀作文03-25

端午粽葉飄香作文(精選40篇)06-20

粽葉飄香話端午作文(精選23篇)06-07

粽葉飄香端午作文(通用28篇)06-11

粽葉飄香迎端午的作文(通用32篇)05-15

端午粽飄香作文05-24

端午粽飄香作文06-28

最新粽葉飄香情濃端午作文700字24篇06-11

粽葉飄香初中作文(通用15篇)06-11

怀仁县| 鄂尔多斯市| 乌兰浩特市| 合江县| 潼关县| 将乐县| 永和县| 保德县| 威信县| 玉龙| 克东县| 九寨沟县| 屯门区| 库尔勒市| 甘德县| 古交市| 铁力市| 简阳市| 吴堡县| 河源市| 子洲县| 郓城县| 巴里| 盖州市| 澄迈县| 和林格尔县| 芜湖市| 西畴县| 中卫市| 大洼县| 濉溪县| 五家渠市| 凌源市| 达尔| 伊宁县| 探索| 大厂| 阿巴嘎旗| 阳春市| 寻甸| 钟祥市|